今天是2023高考第一天,昨天起就看到新闻里报道有武警送钞车送试卷的照片,也有通知学校考场周围单位静止喧闹信号屏蔽的,重视程度和军备级别,的确不愧是每年一度的国民大事。
对每个家庭和付出数年学习备考的学子们而言,是背水一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
今天和哥啾聊天时说起,他问“如果你没考去北京,一直留在贵州的话,还有可能来新西兰吗?”
我想了想,即使可能性是存在,但难度是更是不可承受之级别,且不是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经济上的投入这样可见的难度,而更是认知,自信,见识,意识上的巨大差距,让身处在小县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我,不能去想也不敢去想。
对于起点低的孩子而言,虽我不认为一次高考就能改变了终生的命运,毕竟每个人的人生且长,天赋愿景际遇等等都是成就命运的元素。
但也不得不承认,高考是给予了很多,没有资源背景和好的教育基础的小镇做题家们,一次向外走的的机会。
对我而言,当时如果不是从小县城考到了北京,好安逸爱疲懒的我,没有机会与全国各地的优秀的同学在同一课堂上学习,没有机会去近距离旁听到很多顶级教授专家们的讲座,能够去到北京的各个博物馆展览馆书店沉浸在好学向上的氛围之中,即使在班上学习不算优异,但作为个掉车尾的凤尾,也知道要像海绵一样的吸收知识,见识,专注努力和不停的自我成长的重要。
虽说这几年“卷”一词才热遍网络,但想想十多年前那时我考到北京的大学里时,就已经很卷了,身边多的是全国各个地方来的精英孩子们,又聪明又自律又勤奋,战斗力爆表。
所以我一直认为,211985这些高校里厉害的不是名气老师教资,而是这些经过地狱式选拔出来的,人均卷王的学生们。
回想起来那时的学习时光,是累的,也会对未来茫然无措,但锻炼出的居安思危的“卷”能,却是在一次次的人生低潮和低谷时,唯一可以依仗的。
也是多年过后,看到自己的梦想愿景一步步实现,从小县城考到北京的211高校,在读研时也实现了去到欧洲自己旅行的梦想,跟着自己憧憬的灵性导师们学习,后来再把“不敢想的去中土世界”的新西兰梦想实现。家里没矿,没资源,家人们也只喜欢偏安一隅也只希望我有个体制内工作安家就好。
所有的实现和体验都是我自己的梦想,和我那些优秀的同学们同事们比起来,也曾经自卑到一无是处。但有次在看BTS的访谈Suga提到,“努力是最大的才华”,如果“努力”也能被称为才华的话,嗯,这项才华我有。
是一直对我的梦想虔诚的努力着,不优秀也没资源,甚至自己都不相信可能时,但却没有放弃过。
不是能和别人去比较大小的梦想,却是能让自己觉得实现了太好了,此生无憾的梦想。也是只有自己知道,需要有多大信念,日日夜夜努力持之以恒,度过无数孤独且冰冷的瞬间,也许不是每一项计划都能达成,不是每件事都事如人愿,但努力就是为争取到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是为自己的人生走出更加广阔天地的奇迹之路的凿山之斧愚公之力。
说回到高考,我相信高考不能决定终生,却是很多人的人生的一次机会。很难,是对知识技能的考察,更是对一个人内在心理和信念的磨砺。
到了新西兰我才知道,原来新西兰的孩子们上大学和我们在中国高考是完全不一样的系统,上大学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只是个人的选择。找工作也不至于如国内般的地狱式狂卷。
从人性的角度,自然会比较起来觉得新西兰的style会宽松人性化,可我也同时观察到,因为资源的丰富,新西兰的孩子们并没有如我们国内的孩子一般,特别是少于一种向上进取改变命运对机会珍惜的内在力量,没有说不好,但我觉得,努力进取的人,那种生机勃勃的姿态是格外令人敬佩的。
最后,在十三邀一期节目《世界上航行最远的独臂船长》文案里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想分享给大家:
“真正令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勇气。而是,在路没有了之后,自己去踏出一条路。这里需要一个人全部的综合能力,需要一个人不断开掘自己以至于极限。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未经充分开采的人。软绵绵的人生并不可耻,相反,还很有可能颇为幸福。但是,另一面,那种钢筋铁骨的,用力的,拼尽全力的人生,往往会散发出一种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