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荣光
和同事闲聊,提及某选秀类节目,他说他不喜欢那些表演很夸张、言辞很煽情的人,总觉得有些做作,还怀疑为什么节目组不对选手些指点,“他们难道不知道过犹不及吗?”
他们不知道过犹不及吗?其实未必。虽说旁观者清,但当局者更能体会个中滋味。无论是表演者还是制作方,大家对此早心知肚明。如果一步走错,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所期待的结果,所预期的收获,都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以这种极尽煽情、极尽夸张的形式呈现——为什么?
与其说他们哗众取宠制造话题,毋宁说他们立功心切用力过猛。本质上,这是一种对成功的极度渴望。是啊,谁不渴望成功呢?买彩票的没有不希望中大奖的,做销售的没有不希望获大单的,追女孩子没有不希望虏获美人心的,带兵打仗的没有不希望获胜的,就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人隐士,也是希望能够获得世人对其高风亮节的称赞。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虽曰求败,每次对阵又何尝不是全力以赴呢?求败本身,只是希望能打破瓶颈,以求更进一层而已。所以,能够站到选秀这个舞台上的人,无论嘴里说着怎样的谦辞,心里难以抑制的都是对成功的满满渴望。当然,每个人的追求可能有细微的差别,比如高富帅白富美们希望获得功成名就的机会以便拥有更大的光环,而一票男女屌丝则希望一战成名获得更多演出和代言广告的机会,继而能为自己和家人改善生活、实现梦想。但本质上,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成功。收发自如、举重若轻,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也不是自我完全能够控制的,除了极少数天才外,大部分淡定自若的人都是经历过一次一次的历练、一次一次的失败打磨和淬炼出来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会陷入心理学上的“白象怪圈”——我越要表现淡定,我越没办法不去想这件事进而紧张最后一点都不淡定。
选秀的王者只有一个,但成功的方式却有很多。能吸引人的眼球,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另类,或者虽败犹荣的悲情英雄,也不失为一个选择。于是怎么表现就看个人自认为哪种才是博取成功最可行的套路了。随着选秀节目越办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谓的平民选秀早已成为空谈,出现在舞台上的更多是家境富裕、衣食无忧、年少多金、科班出身的俊男靓女,甚至还有回锅重炒的成名歌手。偶尔出现的几个所谓出身农村、家境一般的屌丝,更像是节目为了做节目而刻意安排的点缀,就像大多数酒桌上都会有一盘拍黄瓜和油炸花生米一样。而这些屌丝歌者的后继命运如何不大好讲,不少也是打打酱油便回去了,绝少能走到后期,就如同拍黄瓜和花生米一样,大家会说哎呀我就喜欢这个,但都浅尝辄止,把肚子留给后上的那些硬货。俊男靓女们可以如同挥霍金钱一般挥霍机会,他们嘴里说的是热爱音乐渴望证明自己,而心底可能想的是“老子只是来玩一票,你们这些导师还没老子老爸(干爹)有钱呢”。而这些相对寻常一些的人们,往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可以站在舞台的中央。对于观众而言,这只是一期节目,对于他们而言,这可能是他们的另一段人生。很多时候我们也站在这样的舞台面临这样的境地,比如应聘的面试,比如求爱的仪式,比如竞选的演说,比如创业争取资金。对于听的人而言,不过是例行公事的一段,但对于做的人,却可能是另一段人生——这个角度上看,大家都一样。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尽可能的制造话题,留住关注,博取眼球,就是每一个胜算无多的选手的切实选择。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不喜欢这些选手的做作表演,还可能在于对自己过去一些失败经历的心理投射。更透彻一点看,我们不喜欢那些煽情、做作的表演,在于我们心底会想到自己在错失那些机会时别的情况。别的竞争者或者巧言令色,或者滔滔不绝,或者卑躬屈膝,或者背景不凡,轻而易举的打败了过去的自己。上学的时候哪个班里没有几个会来事儿的机灵鬼呢?上班的时候哪个单位没有几个会搞关系的路路通呢?一群男女在一起,哪次没有个备受关爱的男人女人呢?我们看他们优秀,看他们装,看他们作,看他们轻而易举的碾压,看着自己再精心准备也不过是失败,心里的反感与日俱增。在选秀节目上,再看到这样的人自然不喜欢。但我们会尽可能的同情弱者吗?也不尽然。人类心理的吊诡之处在于,在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出现更迷恋强者而不喜欢弱者的悖论:你都没啥戏了,穷折腾啥?崇拜强者有很多原因,不排除其中一个事:也许那个时候,我们想到了自己作为炮灰时的糟糕表现,作为一种反思认为选手这种夸张表演就是在无知的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
不过,无论怎样,能够站在舞台上拼搏,就已经赢得了掌声。在电视里他们近似疯狂、矫揉做作,只是因为那也可能是他们作为凡人时为数不多的几次荣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