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结构性思维,让你的思维开始聚焦

结构性思维,让你的思维开始聚焦

作者: 伊父之文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13:39 被阅读232次
mark

什么是结构性思维

中国人讲话比较含蓄。在正式表达之前喜欢先绕弯子,开始主题前先寒暄、客套一番,东拉西扯一阵子后,才开始最重要的谈话内容,而作为重点的内容,可能只是寥寥几句就草草结束了。中国人这种先抑后扬、做铺垫、埋伏笔的思维方式也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时候这种谈话方式却真真的害苦了很多人,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明明可以一句话解决的事情因为前期铺垫过多、过长而因此耽搁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讲究“快”:快节奏,快生活,所以,这种时代特色要求每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要快,要能迅速地抓住事情的重点,而不是拖泥带水。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大脑在组织表达内容的时候要按照结构性的要求去思维、去组织自己的内容。
万事万物,大到宇宙星辰,小到原子分子,都是有结构的,结构不同,结果也不一样。钻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原子组成的,因为内部结构不同,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容易破碎,能够在纸张上写字。所以,结构不同最后所形成的物质就可能有天壤之别。

谈到结构化思维,不得不说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主要是阐述写作过程中的组织原则。该书详细论述了金字塔结构的原则、横向关系、纵向关系、呈现的结构。认真研读本书,一定会让你在演讲、写作、培训等方面获得有结构的思维。

一句话总结结构性思维就是:结构性思维是客观在人脑中有序搭配或排列的反映。

结构性思维的四个特点

结论先行、分类清楚、排序逻辑、上下对应

  • 结论现行,就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把结论放在前面,也就是中心思想放在首位。乔治·A·米勒博士在1965年发表了一篇名为《神奇的数字7+-2》,提出了一个观点:多数人的短期记忆一次只能记住7个左右的信息,有的人能记住9个,有的人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所以,在信息比较复杂,时间比较紧迫,受众需要的情况,先说观点,往往能够吸引表达对象的兴趣,进而完成最终的目的。
  • 分类清楚,就是结论下面的每一个小主题都要进行分类,做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分类要符合MECE原则。分类清楚能够保证所有的支撑观点都被涵盖,能够保证各小点下结构清晰,有逻辑。
  • 排序逻辑,就是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摆放次序的标准是呼呼逻辑的,而不是杂乱无章。排序可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方位顺序、重要性顺序等进行排序。
  • 上下对应,指下一层级是针对与其直接的上一层级的或者下一层级与直接的上一层级是相应的。

为什么要学习结构性思维

  1. 结构性思维有助于你有逻辑地、清晰地思考,带来写作效率的提高。《金字塔原理》就是作者在教授别人写作的过程中创立的。这一原理已经被无数的人和机构所证实,所应用。同时,不仅在国外,在国内的也开始有更多的人按照金字塔的结构去组织和表达自己的内容。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2. 结构性思维能够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在人际沟通中有一个著名的“沟通漏斗”,即你想表达的内容如果为100%,但是当你说出口是只讲出了80%,对方听到的只有60%,听懂了40%,执行时只有20%,等三个月后TA能记住的可能只有5%了。如果两个人懂学习过结构性思维,在沟通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进入同一通道,信息传递就不容易发生遗漏。
  3. 结构性思维能够解决思绪混乱的问题。结构性思维要求表达前一定要想清楚如何表达,通过运用5W2H的方法保证要表达的内容不遗漏,结构清晰,思维有序。

如何构建结构性思维

  1. 定主题结论
    在表达之前都会有一个目标。比如,如果是写作,你是写给领导的报告,还是发表的文章,还是毕业答辩的论文,目的不同,主题结论也不一样。如何确定目标?有一个ABCD目标法:在确定目标前要从受众(Actor)、条件(Condition)、行为(Behavior)、程度(Degree)四个方面来考虑表达的目标。
    在表达之前不只是要定下来整个内容的主题结论,还要定下来每一个层次的主题结论。比如,整个内容有一个大的主题结论,大的标题下面又分了三个小点,三个小点下面又各自分了三个小点,一共是12点,在表达前,这12点的主题结论也要定下来。
  2. 归类分组
    主题结论必须是三个小点的总结概括,三个小点是主题结论下的三个小主题结论。这三个主题结论要有归类分组。归类分组是为了保证三个主题结论不重合,不遗漏。也就是要符合MECE分类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归类分组的可以按照时间、行业、地区、等进行分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分组顺序,但是都需要符合MECE原则要求。

结构性思维“纵”“横”两种子结构

  • 纵向的回答、概括式结构
    -- 自上而下的询问和回答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种情况。写作、主题辩论、问答等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论述和表达的。做好自上而下的纵向结构的五个步骤:设定场景、确定目标、确定主题、设想问题、回答问题。
    -- 自下而上的概括和总结
    步骤:收集信息、分类整理、概括总结
  • 横向的演绎和归纳
    -- 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项(中项)的两个性质命题为前提,退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推理形式。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是结构性思维中的一个子结构,通过序言可以向受众说明表达的意图及表达内容中阐明的主要问题。序言是表达内容的过渡,在整个表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般在写作中,故事是按照情景(S)、冲突(C)、疑问(Q)、回答(A)的结构来组织的,序言可以借鉴这种结构来组织。根据不同的情形可以延伸出另外三种结构:

  • 开门见山结构:回答-情景-冲突
  • 冲突优先结构:冲突-情景-疑问-回答
  • 突出信心结构:疑问-情景-冲突-回答

结构性思维是提高个人思维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长期应用和练习一定能让自己的表达更结构、更清晰、更有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构性思维,让你的思维开始聚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vy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