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联惠国学大课堂推出的对联写作高效教程,最有价值的是提出了四柱法、填空法、九宫格法、脑图法、前置法等几种对联构思高效方法。其中,有关四柱法的论述公开发表于中国楹联论坛和《对联》杂志,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对联甘棠奖优秀论文奖。曾小云老师不仅自己践行这些方法,而且用以指导学员。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确实是高效的构思方法,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最近,曾联惠国学大课堂的几位学员获奖,曾小云老师邀请他们复盘创作过程。在创作谈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分享了运用四柱法构思的实操和经验。本公众号陆续分享学员们的创作谈。为尽量保持原貌,曾老师仅对个别词语和标点作了修改。文后附有曾老师的点评。希望能够启发联友构思对联。
阅读下文之前,强烈建议联友全面了解四柱构思法:
本系列已推出的创作谈,请点击:
西安古城虎年春联创作谈
蔡为群(高端入室班、征联指导班、春联变现班、朝闻联道班、朝闻诗道班、朝闻文道班学员)
近日,虎鸣盛世·联耀长安2022西安城墙壬寅新春古城全球征春联活动正式揭晓,拙联忝列优秀奖。联文如下:
尚武门(小北门)
虎旅息鲸波,九万里海天翔白鸽;
鸿图酬鹄志,十三朝王气起苍龙。
应曾小云师傅之邀写点创作体会,奈何语拙词穷,不揣浅陋写几句。
首先我要说,跟着师傅两年入室弟子班学习,是我从小白到与众多高手直接交锋的捷径。
接下来重点讲讲这副春联的构思过程。
拙联从师傅所创四柱法作基。2022年是虎年,尚武门以前是习武阅军的场地,所以虎旅一词就定下了。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才能享有和平,与虎对称的又有和平寓意的动物是和平鸽。虎、鸽定下来,这就有两柱了。下联为对应上联的虎旅,想到龙韬。但去年尚武门获奖作品已有龙韬,换另一个鸿图。鸿也是动物,剩下最后一柱,十三朝帝邑,非龙不可,龙定下了。虎旅、和平鸽、鸿图、苍龙,四柱到齐了。
接下来开始搭建关联和连结。怎样才能体现虎旅的威风,熄灭战争,狼烟一词出现,但是觉得不雅,开始找意思相同的词,鲸波,虎旅息鲸波,有强壮军队保和平,九万里海天白鸽才能自由飞翔。鸿图酬大志,换动物鹄志。鸿图酬鹄志,十三朝王气起苍龙。这样,以四个关键词语做基础,然后关联、填空,一副对联就完成了。
这副对联用到六个动物名词。之所以选择动物,是因为师傅所讲的动物名词可以形成小类工对博人眼球。此外,数字、颜色、植物、时间、方位等都也可以。
举个数字对的例子。拙联题栖霞山武庙(供奉关羽、岳飞)云:
忠义化山河,仰一身正气,一部春秋,偃月宵征单骑赤;
威灵归祠庙,叹三十功名,三言冤狱,栖霞夕照满江红。
数字对有三处:一身,一部;三十、三言;单,满。此外另有时间对(宵、夕)和颜色对(赤、红)各一处。
分享完西安古城春联的构思过程,顺便讲讲找联料。拙联题何腾蛟墓云:
忠诚比忠正;
文烈并文山。
忠诚是清廷给何腾蛟的谥号,贵州黎平城有何忠诚公祠。 忠正是清廷给史可法的谥号。曾国藩弟子黎庶昌曾将何、史相提并论,云“使王(何追封中湘王)与史可法异地而守,明之亡不亡未可知也”。文烈是南明给何腾蛟的谥号,文山是文天祥的号。何、文皆有绝笔诗。四个谥、号,复辞手法,颇具巧思。记得两年前为了找与文山对应的文烈,几乎翻遍网络所有能搜索的地方,终于找到南明给何腾蛟谥文烈的记载。虽然现在很容易找到,但当时找到后那种获得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跟师傅学习两年,获过几十次大小奖。以上是这两年写征联获奖的一点体会,请方家勿笑。
【曾小云点评】
正式点评之前,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全面了解四柱构思法:
本系列已推出的创作谈,请点击:
什么是四柱法?我的定义是:
所谓四柱构思法,就是以四个关键词语(四根承重柱子)为支柱点和连结点,形成一个类似于四边形的结构框架,维系总体的稳定和均衡,搭建部件的关联和连结,最终完成建造整个对联大厦的高效构思方法。
四柱构思法的大致流程如何?我的答案是三步法:
第一步,从0生1,选用联料;第二步,从1生2,展开联想;第三步,从2生4,构建四柱。
这三步中,最难的是第一步,因为从0生1是最难的。1从哪里来,从联料中来。
我们来看蔡为群是如何运用四柱法的。
我反复给学员强调,如果实在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联料作为第一根柱子,就从题目中找。这副对联即如此。题目是西安尚武门虎年春联,作者从中找到虎字,并由尚武展开联想,确定第一根柱子虎旅。这就是从0生1。那么如何从1生2呢?将虎旅与和平联系起来,很容易找到第二根柱子鸽。至于为什么作者还是想到动物名词,这是这两年的刻意练习使然。因为在作者心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对仗观念,就是动物名词可以形成小类工对博人眼球。加之,和平鸽的意象在往年的西安城墙春联中也出现过。
第一组柱子找到了,接着找第二组柱子。大致思路一样。作者依然笃定选用动物名词,所以又找到了鸿图、苍龙这组柱子。四根柱子找全了,这副对联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工作量。剩下的就是在这四根柱子之间搭建起关联和连结。
第二副对联很短,其实也是运用的四柱法。
忠诚比忠正;
文烈并文山。
作者首先从曾国藩弟子黎庶昌所云“使王(何追封中湘王)与史可法异地而守,明之亡不亡未可知也”这一宝贵联料中得到启发,先确定了两根柱子忠诚、忠正。之后找另外一组柱子。这组柱子要求像上联那样,运用复辞手法。拿相同谥号做文章,这是清人对联常见的手法。作者首先确定了第三根柱子文山。因为何腾蛟和文天祥有相比点,就是忠义精神。其实这是一招险棋。如果确定了文山,那另外一根柱子必须是文□,而且必须是指何腾蛟。哪里有这么巧呢?还偏偏就有这么巧,真有这么一个词——文烈在等着作者。于是第四根柱子也找到了。这种感觉就像打麻将摸到了剩下的最后一张发财。个中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当然,此联也用了填空法。关于填空法,朝闻联道课有讲过。感兴趣的联友不妨听听。
085|如何用填空构思法?请看蠖园嵌字联
https://m.lizhiweike.com/lecture2/23215552
我们以后会详细讲解填空法的构思过程,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