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西人之特性

江西人之特性

作者: 囗木 | 来源:发表于2022-08-08 21:21 被阅读0次

    1941年1月,《江西文物》创刊号载周维新《江西与江西人》,该文第六章论“江西人之特性”,突出论述了江西人的两个特征——硬、散。

    “第一特征为硬”,以徐孺子屡征不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王安石推行新法毫不动摇,张叔夜、胡直孺抗金兵败不降绝食而亡,文天祥誓不降元从容就死,等等。“江西此类硬性之大贤伟杰,备载史志,举不胜举,兹仅提出历史上极少数之代表人物,藉为例证,降至近代,硬风犹存,如李烈钧之讨袁,张勋之复辟,是非成败,故当别论,而彼两公当时皆不顾一切,孤军突起,志节鲜明,始终如一,仍不失‘老表’本色。吾人所论人格之硬性,即孔子所谓之见义勇为,见危授命,当仁不让,知其不可而为之之精神。江西史上虽亦间有如严嵩一流之败类,然尚论社会风气,自不能指伤端而废全体,以小异而害大同,如世人公认中华民族重气节,在中国人自亦不免有甘为汉奸者,岂能损及我民族史之光荣哉?江西人之硬性,不独少数士大夫为然,即大多数平民性格,亦莫不带有多少硬的成份,养成普遍风气,其表现于言语行动间者,偏于阳刚,偏于笨拙,偏于质朴,偏于板滞,言其优点,则有血性而尚节操,言其缺点,则欠宏量而易僵裂,试与他省比较,无东南海滨人之油滑,然不及其活泼机敏。无西南人之强蛮,然不及其坚毅果敢。无北方人之粗鲁,然不及其豪爽重厚。此又江西硬性之美中不足也!”

    “第二特征为散。中国民族,早有一盘散沙之讥,然就各省分析,亦有几省颂具地方性之团结精神,近代之湘军淮军,各成系统,各有历史,即后来之直系皖系,虽系权利结合,究亦以乡土观念为活动中心,此等团体,表面似由少数人之号召而成。惟一方之众,群起响应,其中实含有地方环境之特殊条件,自非偶然凑合。又如广东人之革命集团,江浙人之金融集团,福建人之海军集团,皆具坚强不拔之基础,此皆一盘散沙中之许多凝结小块也。江西人独无此小块之结合,江西历代亦不少居政界要津之人,但均不甚援引同邻。宋明两朝,江西科甲最盛,政局上亦未造成公谊的或私利的任何集团,宋末明末,江西忠义之士,相率慷慨举兵,志图挽救危亡,终以地方向无团结基础而失败。清季以来,江西参加革命者甚伙,亦屡失团体发展之良机,纷纷落伍而去,即在文化经济两界,江西人亦多各自为谋,尠能互相照应扶助,通都大埠,多建有江西各府会馆,如万寿宫仁者宫之类,各自成帮,然殊少整个之江西会馆,且一帮之中,又分化为若干小幇,故商业上不见有江西集团之雄厚资本,坚强组织,与他省他帮角逐,可见江西人对内对外,皆缺乏团体性之发展能力,处处暴露涣散之弱点。故古今历史上之各种大事业,江西皆因人心散漫而不能创造特殊光彩。夫狭隘的乡土观念,固有时不免与民族国家之大团结相抵触。惟文化经济各方面,能以一省或若干县为单位,而亲密团结,而强固组织,而共同努力,而发扬光大,地方之利益,亦即民族国家之利益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西人之特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xo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