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4【雪国】读书笔记4/26

Day4【雪国】读书笔记4/26

作者: DUT呆呆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22:32 被阅读0次

    关于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以 “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日本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川端本人也成为继泰戈尔和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

    爱情和死亡是川端作品里的两大主题,但他笔下的爱情既不过分渲染悲喜,也不刻意制造激烈的冲突,只注重营造那种感伤、虚无的情境。在他的作品里,死亡也是经常出现的元素,他认为死亡是最高的艺术,所以他描绘的死亡情节都充满了绝美的意境。

    关于本书

    日本近代文学乃至整个日本文化中对审美的表达和追求,在川端的作品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其中《雪国》是作者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本人一生最为珍视的作品。从1935年到1947年,在经历了漫长的创作期以后,这部八万字的中篇小说终于在1948年完整出版。毫不夸张地说,假如你对日本文学一无所知,对温柔与暴烈并存的日式极端审美毫无了解,那么就可以先从这本《雪国》开始。

    核心内容

    本书讲述了一个居住在东京且有家室的中年舞蹈评论家岛村,前后三次来到这个北国的山村,与当地一位叫驹子的艺伎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叶子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岛村把对肉与灵的欲望分别投射到两个女人身上,但最后他跟谁都没有结果。岛村最终彻底失望并打算离开雪国的时候,那个叫叶子的,代表灵的女孩,在一场火灾中丧生,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一、日本文化的审美追求

    日本古典文学重视人物心理的刻画,重视真实世界投射在个人身上的主观感受,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物哀”式审美。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是事物的物和哀伤的哀,顾名思义,就是对事物的哀叹。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就很好地体现了“物哀”这种审美。这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人类情感,特别是男女之间恋情的感动;第二层是对人生百态、世情万象的感叹;第三层是对自然美的敬畏和歌颂。

    日本文学的两大重要特点分别是对感官之美的重视,和集合了所有感官之美。这句话乍一听有点绕,具体可以这样来解释:日本文学中体现的美,是客观世界作用于个人的感受,人们首先通过感官接受到了各种信息,然后专注体验和感受其中美的存在。感官就是人们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除了我们熟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外,还有其他的感觉系统在发挥着作用。比如保持身体的平衡,饥饿的感觉等等,人类大约有20多种感觉系统。一般对美的描写常常限定在视觉和听觉上,但日本文学的美,除了延伸至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有感官以外,彼此之间还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美感。

    二、“新感觉派”的创作特点

    川端所属的“新感觉派”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物哀”思想,又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主要以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为依据,叙事上突破了时空的连贯性,写实与虚构结合,冲破了传统小说的结构限制,只专注于在美感层面的无限延展。

    “新感觉派”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主张把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极致地放大。它跟当时的“自然主义”强调真、跟“白桦派”强调善,很不一样,它强调的是美,而其他所有的东西,则全部是为美而服务的。《雪国》这本书的创作周期跨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这部小说里,你几乎看不到时代的背景,看不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曾有人指责川端的作品是对现实的逃避,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既然作者追求极致的美感,那么他在作品里所抛弃掉的部分,就是在他看来“不美”的存在,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完全合理的。正是由于摆脱了历史的限制,没有反映现实,恰恰让这部作品得到了长久的生命力。而日式传统审美和西方文学技巧的结合,也使得川端的作品更容易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最终使他成为了世界级的作家。

    “新感觉派”虽然在1928年解体了,但这个流派的感觉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在《雪国》之后,川端的所有作品,也都没有背离这个感觉,从始至终贯彻着对“美”的追求,对人生“虚无”之感的咏叹。而西方的“意识流”文学,简单来说就是小说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小说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中心,着重描写人物的观察、回忆、感觉、情绪等。

    三、如何理解岛村这个人物

    很多人批评岛村这个人物,自私、懦弱、逃避、玩弄女性,放在今天,他就是渣男的代名词。现代渣男有三大特点:不拒绝、不主动、不负责。岛村基本上全面符合渣男的定义。但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一层,恐怕是对作者的一种辜负。川端选择用岛村的视角去看雪国,所以岛村的世界观就决定了他的认识基础。岛村可能有很多人格缺陷,但在美的欣赏和追求上,他是高度统一的。岛村欣赏自然之美,对一草一木,一花一蝶,都带有怜惜和赞叹;欣赏女性之美,能敏感捕捉到身为艺伎的驹子身上的可贵品质;岛村要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欢愉,更期待精神上的融合。所以,当他发现驹子身上灵的一面消失以后,是那样的失望和沮丧。

    岛村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审美,又带着点儿文艺青年的普遍毛病,放到今天来看,这个人物依然生动鲜活。生活中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严格的审美标准,世界在他们眼中分为真实和想象中的两种;但他们又太敏感纤细,所以体会到的痛苦和快乐都比一般人强烈;他们认为人生总体是徒劳的,但偶尔还会对生活抱有一点点期待,可一旦期待落空,这种虚无和徒劳感又再次加深。评价岛村这个人,不能简单粗暴地说他自私。因为真正自私的人,是在给自己谋取利益。而岛村的行为处事,只是出于他内心对美的无限渴求。一个如此重精神轻现实的人,如果只拿现实来要求他,就不可理解,甚至一无是处。

    四、叶子的出现如何改变了故事的走向

    叶子是完全虚构的,实际生活里找不到原型。整本书里,除了开场那段大篇幅描写以外,叶子的出场要远远少于驹子。而岛村和叶子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感,他们甚至总共没说过几句话。岛村通过声音、传言、遥远的旁观,来建立自己想象中的叶子形象,这是一种纯粹的单向的关系。通过岛村的视角,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洁、善良、默默奉献的女性形象,因为距离遥远,更像一个传说,所以显得空幻朦胧。

    岛村和叶子关系的重大突破,在于他们之间的一次谈话,叶子希望岛村可以把她带到东京去。岛村听了之后感到一丝寒意。理解岛村这个人物以后,我们就不难推测,这寒意背后的潜台词。对岛村来说,叶子的这番请求,破坏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这就等同于第一次与驹子发生关系之后,驹子在他心里的神圣感轰然崩塌一样。岛村的幻想,再次破灭。

    金句

    1.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里,死亡也是经常出现的元素,他认为死亡是最高的艺术,所以他描绘的死亡情节都充满了绝美的意境。

    2. 作家怀着一颗敏感细致的心,将自己投身于欢情无常、季节无常、世事无常的世界里,捕捉到的就是这样一种虚无和哀伤之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4【雪国】读书笔记4/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xw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