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心得
前陣子有個朋友說我說話常吞吞吐吐,說了一半就不說了。我有點驚訝,可能沒意識到自己竟然有這個毛病,心中很不服。前幾天聽了萬老師關於邏輯的幾篇文章,我找到了辯駁的依據。
跟我稍微熟悉的朋友會發現,我不太看新聞更不太評論政治和時事,一方面是因為我沒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能接受到的資訊都是片面的,除非認真去研究還原真相。而評論的前提是對一件事有充分且客觀的了解,既然連事情都不是很明白,有什麼好評論的。
跟我熟悉一點的朋友也會發現,當我認真講自己的故事時常常很「冗長」。我下意識的會想把我的想法完整的讓對方知道,總覺得有些小細節不說,他們無法清楚我為什麼有這樣或那樣的結論。
我吞吞吐吐的前提情境應該是當我在表達對一件事的看法、陳述一種觀點、提供建議的時候。比如朋友跟我說他想換工作、想準備什麼考試、怎樣轉換跑道,當他問我對這些事的看法時,我腦中同時出現非常多想法。我會先鼓勵他,有什麼想做的大概率上去做總比不做好,而且當朋友諮詢你的意見時,他其實只是需要有人傾聽、給他鼓勵,真正的決定他早就做好了。
但當他深入問下去時,我會忍不住提出很多問題,很容易就把原來鼓勵性質的對談變成辯論大會。拿我那個朋友為例,既然一開始不想按照父母意志考公務員只過穩定的生活,那與選擇去考中華電信的差別在哪?雖然民營化了,但基本上應該也只是一個穩定的職業。再來,他說通訊產業未來會發展,姑且不論到底會不會因為5G時代來臨,而有大規模成長,借用萬老師另一篇日課標題「公司是虛擬的,工作是具體的」,公司的發展不等於個人的發展。既然原來的公司個人無法發展,新公司能確定有明確的晉身台階嗎?
還有一些他給的其他理由,比如公司發展,而有可期望的薪水增加,畢竟不是主要影響收入的因素,我就不討論了。比如想透過當斜槓,在體制外發展,我覺得至少不是該能與工作相輔相成嗎。以下省略五百字。
問出那些問題並不是想打擊他的信心,或是故意顯得自己很會問,只是在談話中很自然的我就想到,而有了疑問,希望了解他的想法。我的直覺是有些事儘管做了,實際上並沒有本質區別。不過,我同時又想,雖然公司的發展不等於個人發展,但也許堅持當「風口浪尖上的豬」其實是正確的呢?表面上看來兩份工作都走穩定路線,但也許在中華電信更有保障呢?更或許,他就是需要一份穩定工作,讓他可以安心培養其他技能。
因為我不了解所以提問,但以我有限的常識推斷,我腦中可以立刻有對一件事完全相反的兩種認知。所以才會顯得吞吞吐吐、反反覆覆,講完這一句之後,會覺得好像那樣也對。因為我對那個產業真的不了解,作為一個傾聽者,實在給不了什麼明確的建議;如果是我熟悉的事,也許有些很本質的東西我會堅持,但我會覺得很多事更沒有什麼一致的定論。在這種情境這樣想是對的,但換個方式推敲出的結論我也能接受。
這是來自萬老師<邏輯思維3:供給側的邏輯使用者>的內容:『要避免籠統陳述,你說話的時候就需要加一些限定語(qualifiers),縮小陳述的範圍。不要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你應該說「從我近期接觸過的幾個男性看來,其中大部分人的表現似乎不怎麼樣。」「我自己的經驗」、「近期」、「大部分」、「似乎」,這些就是限定語。有了限定語,你的話就精確了。類似的限定語還有 ——以我之見、有時候、可能、大多數情況下、看起來、至少,等等。這個精神是有一說一,別說二和三,別擴大範圍。』
「我覺得」自己說話「某種程度」暗合了這種避免籠統陳述的習慣,我「常會」給我要描述的事物、情境一個比較明確的邊界。像我朋友的情況,當時可能我劃定太多我這樣認為的前提與假設,也許就是這樣才被覺得說話很不直接吧。不只是說話,我覺得這也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寫作者該有的態度,至少當我們想寫的是關於嚴肅的、知識性的內容,應該秉持著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精神,如果寫詩、寫小說等等也許就不在此限。
後來羅胖分享<為什麼我們需要有限遊戲?>讓我又很受啟發:「意義的價值,就是設立一個邊界,一件事,有了意義,它就成了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周邊的大世界就和它無關了。人就可以在這個假想的、甚至是謬誤的小世界里展開行動。換句話說,因為意義的存在,這個世界的大量複雜性就被屏蔽在外了。」
退一萬步說,凡事都是有邊界的,而理性分析與邏輯推導本身也應該是有邊界的。我朋友完全不需要一步一步推出這件事有多正確才能去開始一個新的計劃,這個世界太複雜,就算認真考慮,也無法降低其中的複雜性,對一個個人來說,他只需要在想做的事情中找到意義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