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的一生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原则》
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相对于选择,原则更重要。"在我开始告诉你们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说明,我是个“愚人”,相对于我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并没有多少。我一生中学到的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并据此行动。
在无知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做,就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原则,并不断完善他。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在未知的时候知道最佳选择。我们按照这个方法理顺时间管理的原则:
想象一下你有一位秘书,你该如何使用他帮你高效利用时间?首先我们应该在事情来了将其放置任务清单的时候,将事情分成四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6002454/39225f43dcc220c1.png)
重要紧急:始终都要处理的事情,能尽早做尽早做,优先级最靠前;
重要不紧急:安排时间,准备事项和环境,好做预防工作,列出计划,充电完成;
不重要紧急:干扰、电话、信件、接待等,他有你的权限,帮你处理好;
不重要不紧急:闲暇电话、预约、无关紧要的会面等,推掉;
不能确定:能不做就不做,或者垃圾时间、等待的时间来做。
所谓要事第一,就是主动干掉 “不重要也不紧急” 的事。同时拒绝掉大部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这样你就可以把80%的时间花在 “重要,但是不紧急” 的事情上,并由此把焦虑之源,“重要,并且紧急” 的事情,减少到25%,达到 “忙碌,但不焦虑” 的 “要事第一” 的境界。
时间管理人戴维·艾伦提出的“移动硬盘”式时间管理方法GTD(Get Things Done)。有三个核心:
1.收集
你需要一个 “收集篮” ,安放那些从大脑里清除出来的事项,我推荐的最好用的工具是印象笔记。收到电子邮件、看到好的微信文章,可以转发到印象笔记收集;在得到里听了一本书,可以打开文稿同步到印象笔记收集;突然有一个灵感,用手机上印象笔记,等等。
清空大脑,大脑是用用来思考,而非记事情的。把所有事情100%放入收集篮,是GTD的第一步。
2.处理
处理收集篮中每一件事情,记住,你只有这6个选择:
删除:毫无价值的事,立刻删除;
归档:有价值的资料,移到“归档”;
将来/可能:需要在某个点去做的事情,移到“将来/可能”目录,标记注并提醒规定时间处理;
等待:这件事需要指派其他人完成,就立刻指派,然后移到“等待”目录,标注最终反馈时间;
下一步行动:需要你亲自完成的,移到 “下一步行动” 目录;
项目:为项目建一个专门的目录,定期回顾处理。
3.回顾
早上往办公室一坐,我今天干什么呢? 打开 “下一步行动” 目录,一件一件做就好了。
如果 “下一步行动” 里是空的呢? 看看 “项目” 里哪些事情,有没有进展? “将来/可能” 里那些事情,有没有值得做的? “等待” 里那些事情,别人都完成了吗?
都没有。找点事情放入收集篮吧。然后,随时回顾、每天回顾、每周回顾。
现在请认真问一下自己:你收藏了多少这样的文章,觉得以后一定有用?而其中,又有几件事是真正坚持做下来的?
道理你都懂,要干什么事儿也都知道,为什么你做不到?
有谁认真想过吗?
我想过。
有几个月时间里,我每天下班就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逼仄的出租屋里,反反复复地去梳理总结过去十多年里我曾走过的弯路、歧路、回头路。
极其残忍地去剖析我内心所有的懦弱、迷茫与困惑。
对这个问题也曾经思考过很久,直到突然有一天恍然大悟。
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把自己眼前的事或即将要做的事,和今后的收益联系起来。
毕竟,隔山的金子不如铜。
我又不靠写作吃饭,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一个月就那么点钱,理财有什么用呢?
已经长那样了,健身有什么用呢?
我又不想出国、不考外交部、不去外企,你让我努力打卡学英语不是搞笑吗?
一个人的判断能力,与他拥有多少正确概念有巨大关系
——李笑来
人们为什么普遍倾向于回避重要概念?——违背直觉。举个例子:抛骰子,每次抛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为1/2(很多人有过这种想法,抛的前5次都是正面,第6次抛的时候该是背面了把,但是实际上正面、背面的概率依然是1/2,并非背面的概率大于正面的概率)这就是“独立事件”的概念。
事实上我们知道:
有些习惯开始的越早受益越大,比如跑步、健身;
有些习得了就忘不掉了的技能,越早学会越收益越大,比如骑车、游泳、编程;
有些积累的越多越好的技能,使用时间越多收益越大,比如读书、英语;
所以,这个理念的核心总结起来就是:
所有以付出时间为代价、而又能产生收益的事情,都是你需要去做的事情。
找到了这件事情之后,有三种事情可以为完成目标助攻:
1 环境是最好的加持,安静和舒适的床是用来睡觉的,自习室才是用来学习的,进入一种环境意味着一种仪式感,约束人的行为,唤起你需要的状态;
2 动力的本质是正向反馈,找到这种反馈锚着他,就像齿轮一样带着你转动,而不是打鸡血高喊 “坚持到底” 凭空消耗意志力。
3 拖延症的本质是把重要紧急事情的优先级放到了靠后的位置,甚至是刷微博之后,在体力槽耗光之后,进入新的周期。只需做好任务清单,使用魔鬼5分钟投入进去,身体里自然会有超强利他林。
4 浮躁的本质如同迷失在大地图中的游戏,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做什么。这时候就需要原则来辅助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