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
不知怎么的,人们好似都习惯性地贬低自己拥有的,夸张性地想象自己没有拥有的。
可是,一旦拥有后,就又习惯性地贬低自己拥有以后的。
前几天Y和我聊天,她说自己最近的心情不是很美。
几件很小的事情一起压过来,瞬间就把尘封在她身体里,许久的某个开关给触碰开了。
悲伤的情绪刷得涌来,她觉着自个儿好丧。
我问她又怎么了,结果她一时语塞,紧张的跟个坏人似的。
后来她才难过地说,想要离职了,还说自己现在做得不开心。
我提醒地跟她说,裸辞上一份工作的时候,理由和这差不多。
私以为,所谓的换工作,其实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换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而已。
虽然说,向往诗和远方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其实很多时候远方并不是远方,而是心怀理想的方向。
再搞不清楚这个之前,你即使是你逃离到远方的田园。
那也只是又一个眼前罢了,无非是换了个地方苟且。
那Y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她现在是一位面点师,可在这以前啊,她就是一个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对未来没规划,也从来都不会为钱而发愁的女孩儿。
木有办法,谁让她家里有挖不完的矿呢,有钱家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豪横。
且不提上次离职的原因,单就现在的工作对她来说,那就是一个意外。
为了让她体验人间疾苦,她家里前后托了各种关系才把她送进了美食学院。
也没指望她能名扬天下,就希望她能够收收性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可她到底是个俗人,又怎么会束手就擒呢,偷摸地又留了张纸条,拿了些钱就离家出走了。
这样的做法她不是一次了,几乎每次都是这样的,等把身上的钱花光了,自己就回去了。
有次,我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她说不知道,就觉得逃离的时候很爽,就像是从监狱里得到解放一样。
那次回来后,她就开始跟自己的父母不停地嘶吼:
“学什么啊,就是上学了可以吃食堂,就是分配工作了可以吃外卖,不会做饭又能咋滴又饿不着”。
她父母听后,立即血压飙升,直接就给进医院了。
好在是后来,她终于知道了不会做饭还蛮吃亏的,虽然有时单位会提供伙食,但基本上她都是吃不饱的。
比起能让她吃到厌,吃到吐,吃到她营养不良,吃到钱包空空的外卖,还真不如学下做饭。
于是,再后来的后来,学做饭就彻底由痛苦难办,变成了一种对她来说的基本生存技能。
但是我发现,她现在又开始想逃了,这样的行为显然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心智模式。
她总是对眼前拥有的产生抵触,觉着眼前拥有的都是苟且,她得去远方才行。
却不知道,自个儿早已陷入了一种习惯性地逃离、习惯性地流浪心的智模式。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着观察自己的内心,让它保持一定的安静,也不要总想着去逃离某个当下。
要搞明白,逃的本质其实就是自己对当下的不满。
我们要做的是意识内心的变化,接受它,转换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无谓的冲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