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就像小学生作文里说的一样“万里无云”。
到家了,门是锁的,年前的春联是跳爹贴的,红艳艳的,有过年的气氛。
掏出妈以前带来带去的那串钥匙,开锁,推开两扇大门,对屋内喊一声:“爸,妈,过年了,我们回来了。”
又回头叫跳:“叫爷爷奶奶,说我们回来了。”
跳乖乖的说:“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
她的爷爷奶奶的照片,挂在堂前,微笑着。
跳娘说:“先放鞭炮。”
于是在门前坦上从前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将16响烟花和2000响的鞭炮摆好,点上,先是一阵“嗵啪嗵啪”,然后是一阵“啪啪啪啪啪啪”,硝烟弥漫,空气里充满了火药的味道,很好闻。
隔壁的邻居闻声回头问:“回来了?”
“回来了。”跳爹点点头。
把电瓶车充上电,然后取出香烛火纸,准备出发爬山。
爸妈合葬在岭上,爷爷奶奶的墓要走一大段山路,在另外一座山。
跳爹把大门上锁,把钥匙塞进门口晒着的外套口袋里。
二大一小沿着简单的山道,往上走,风把路边竹林的叶子吹得沙沙作响。
跳还没有走一半就嚷着吃力了。上山哪有不吃力的,吃力的话那就喘口气再爬,再说你还是空手的呢。
走完竹林路,就看见岭上的茶园了。
太阳暖暖地照着这一大片的茶园,爸妈就在茶园里休息呢。
跳爹领着她们穿过外围茶棵,到了爸妈墓前。
先摆上粽子糕点,跳娘往右侧烧了点金银,说是给隔壁邻居麻烦他们照应爸妈的。
也对,希望他们搞好邻里关系,保佑后代子孙。
点香,点火纸,点金银,火势越来越旺,烟顺着风势飘,跳左边躲,又右边躲,然后她恼了:“这烟怎么跟着我走呀?”
“这不是很好吗?说明你这里很旺呀!”跳爹和跳娘都开心的说。
边拜边咕噜,别人家总是叫祖宗不要睡着,要保佑后代子孙。跳爹总是叫爸妈要睡好,睡醒了再保佑后代子孙,更加有精神呀。
要放16响了,跳赶紧躲得远远的,呯嗵呯嗵一阵响,山谷里回声袅袅。
再看火纸充分燃烧,没有火星了。于是领着她们娘俩走一条大路去给跳爹的爷爷奶奶上坟,这一条路不是大哥经常走的竹林。
说是大路,其实也只就是一条山路,羊肠小道。
路上有开了小花,还有村里的一个蓄水池,水很清,跳爹喊跳一起撩水。
跳娘走热了,跳爹让她把外套就放在路边,没有人会拿的。
然后绕到爷爷奶奶安葬的那座山的山脚下,穿过自己家的竹林,就到了。
爷爷的样子跳爹是早就忘了,好像就没有见过他一样,但是奶奶以前曾经有一幅画像的,后来也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跳爹脑海里还有她画像上的样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跳拜的时候,把在她爷爷奶奶坟上说的吉利话复制了一遍:“太爷爷太奶奶,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保佑我学习进步。”
想起前几天在徐源拜坟年,安安说顺嘴了,说:“过年好,祝老太、太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大家说:“啊?”
拜完了,心里很舒畅,好像一个大石头放下了地。顺着竹林往山脚走,跳娘发现竹林边有一些马兰头,长得很好,可惜太少了,不然可以把回家去做一道好菜。
跳爹跟跳说:“有一年爸爸和奶奶在这片茶园里采茶,山脚下这条小溪里面,有一只很大的石鸡,咕咕咕咕的叫,声音好像在打雷一样,肯定是石鸡王,估计,总有七八斤吧。”
跳不知道什么是石鸡,以为就是家里养的那种母鸡。
跳妈说:“就是像青蛙那样的。”
“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跳爹叹道。
“洗手,吃午饭了吧。”跳娘说。
“好。”
也许是因为从冬天苏醒不久,山路边小溪的水流也就是一掬水而已。
跳爹用一块扁扁的石头作坝,淘了一个小水池当脸盆,一会儿就蓄了一池。
路边的田埂上有两段大树,是年前谁家山上斫倒锯好尚未运回家的,正好给跳一家人当板凳。
从袋子里掏出粽子、泡芙、桂圆、牛奶。
吃的真不少。
粽子是跳的外婆裹的灰渍粽,做的特别好。早晨出发的时候热过的到现在还是温温的,正好吃。
跳娘剥了箬皮,跳一口咬下去,立马就少掉了一个大角,嘴里“啊姆啊姆”的,一脸的享受。
泡芙是24小时的保质期,跳娘看看时间说过期了。
跳爹说:“刚刚过期,赶紧吃。”
吃桂圆的时候,跳把桂圆核丢到小溪对面的树丛里,说是让它发芽。
“好,明年这里就长出了一棵桂圆树,到时候我们一家人来摘桂圆。”
没有碗,不用筷子,坐在田梗上吃完了自带的午饭,吃得饱饱的。
跳爹又返回刚才的“脸盆”里洗一回手,准备回村了。春风在竹林里穿来穿去,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真好听。
于是一家人,跳娘在前,跳在中间,跳爹断后,沿着山路往回走,回家。
隔溪山边有一株江梅,白里透着粉,开得正好看。跳娘拽着跳爹的左手,跳爹往那一树梅花靠拢,努力把手抻过去,抻过去,终于勾到了一支,采下来,献给跳,
她喜滋滋地攥着,后来带回了城里,插在从前从景德镇带回来的一个花瓶里,灌满了水。
第二天,有一个花苞盛开了,好看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