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个关于“营养餐”的课程会议。
会上讲课老师列举了很多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他把一盒盒营养素全部放入了一个饭盒内,满满一饭盒的营养素,给人以很大的冲击感。
甚至有人说:如果我把这些营养素装入身体,我得多健康!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操作:
1.给现场每一个人发了一个同样的饭盒。
2.给现场每一个人发了一个水杯,以及相关的营养产品。
我当时在想:
没人打一个饭盒这是要使用“鸟笼效应”吗?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是指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的东西。
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饭盒也是同样的心理效应。
不过,即便是鸟笼效应,也只会影响一部分人,而不是大部分人。
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人用饭盒装营养素呢?
主办方用好了所发的水杯。
讲课老师带领全场把营养产品倒入水杯,每个人动手为自己冲了一杯营养早餐。
这一下现场一下爆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的调配,大家一边调配一边录像、拍照,调配完后,又拍照,还有很多人几个人一起拍照。
拍照干什么呢?
当然是发朋友圈!
这些营养产品加起来十几块钱,但是自己动手所产生的效应却是威力巨大的。
因为自己有了真实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是愉悦的,有成就感的。
所以,那么接下来自己主动去冲营养早餐的行动就会更强。
人嘛,总是很懒的,很多人不愿意主动去尝试第一次,但是,一但尝试了,而且成功了,就会更加持续这种成功与收获感。
那么,用饭盒装营养素呢?
虽然没有尝试,但是,尝试了相关行为。
所以,大家有了感觉,更愿意去做用饭盒装营养素这个事情。
主要原因是,讲师与自己建立了信任感。
所以,如果你是讲师,想让别人更加愿意践行你讲的内容,对你产生喜欢的感觉。
在你授课内容中加入学员参与互动的环节,这种个体的参与感威力是是非巨大的。
为什么?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每个人只会关注自己,当他参与了,那么他的自我意识就被放大了,效果显而易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