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的写作教练(第二版)》(于尔根·沃尔夫 著),做笔记。
一个故事通常是由主题(或前提)和情节构成的。主题指的是故事真正讲的是什么;而情节则是你用来说明或证明主题的事件经过。
制定主题的最好办法是“一些东西引起另外一些东西”。例如,自私引起毁灭,爱通往救赎,以小看大,恶有恶报,等等。
你可能认为这些主题太普通,太一般了。可是,仔细想想你曾经看过的电影,小说,喜剧,他们的主题都以概括为这样的简化描述。但是,为什么主题相似,故事有不同呢?这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引人入胜、感人肺腑、新奇有趣的情节来呈现主题。
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希望或需要什么东西,以及他或她对这个东西的追求。这些希望或需要都可以使用马斯洛多层次需求模型来解释。而且,关注较低需求的故事是最具情感吸引力的。例如,在巨大灾难面前,人们奋力求生(生理需求)。我们可以把任一需求层次与主题相关联。
在故事中,讲述主人公的故事时,需要选择一个视角。
视角 | 特点 |
---|---|
第一人称 | 可以在讲述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但笔触所至,只能局限在讲述者所经历的范围内。 |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 作者就是神,可以自由进入所用人物的内心世界。 |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 不那么亲切,但是可以让作者自由进入几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一幕或每一章都有一个视角人物)。 |
第二人称 | 强烈不建议使用。 |
在故事中,次要情节可以和主要情节平行发展。次要情节大多独立展开,在某个关键时刻和主要情节相交。次要情节可以为故事增加一些喜剧元素,或者变换故事的节奏,让故事显得更加丰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