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头脑机灵,社交能力极强,但独不开学习这一窍。上初中时,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表情严肃,很少有笑容。课上因为不注意听讲经常批评静。静不服,背地里给老师起外号“猪头老师”。
有一天下午上自习课,班主任来到教室,看到很多座位都空着,便问那些孩子都哪去了,有个女同学说静带着一群男生在操场上抽烟呢。“猪头老师”火冒三丈,把静叫回来训了一顿。
静第二天在学校门口等着那个告状的女同学,质问她为什么多管闲事,还让那个女孩为她买了一个月的早点。
班主任看静毫无悔改之意,便跟校长反映,不想让静留在她的班级。校长也很为难,静这个样子,谁愿意要这个难管的刺头啊?
这时,三班的陈老师慢悠悠地说:“这孩子虽然有点叛逆,但是很有灵气,要不让她来我们班吧。”
陈老师是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以她多年的经验,看出来静是个可造之材,只是需要适当的引导。
静调到了她的班上以后依然故我,很快和班上的男生打成一片,不时惹点小乱子,陈老师不气不恼,也没有当众批评过她,只是留心观察。
一个月后,陈老师把静单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你来咱们班一个月了,感觉怎么样?”
静说:“挺好的。”心想:不会是又不想要我了吧?
陈老师说:“听同学们说,你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我准备让你担任纪律委员,你觉得怎么样?”
静愣住了,她半信半疑地看着陈老师:“我学习成绩不好,也能当班干部?”
陈老师微笑着说:“谁说班干部一定要学习好?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不能只看学习。你擅于表达,还有管理能力,好好发挥你的长处,也许以后这些优点会让你脱颖而出。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是基础。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可以把想做的事做得很好。”
静心里很受感动,陈老师是了解她的。从那个时候起,张楠开始改变了。
她下课依旧会和同学打打闹闹,但上课变得很安静,有谁吵闹,她就会大声点名,班里经常和她玩的几个调皮的男孩子也都安静下来。她在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初中毕业后,我和玲、玥三上了高中,瑾考上中专学了财务,静不打算上学了。就在这个暑假,她告诉我们,她要和堂姐去北京闯世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