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的民族大多是以村落的形式聚居,这一点对我们的很多社交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走出国门,发现新西兰的农场就覆盖着一大块地,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两家农场主住在一起,极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早年殖民开拓,地多人少的结果,也保持了各家各自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这跟我们中国有极大的不同。
费老先生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几点:
首先每家的耕地面积比较少,所谓小农经营,所以得聚在一起,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太远。
第二,需要水利灌溉的地方,有合作的必要,在一起合作起来比较方便。(补充,这跟中国农民较晚实现农业工业化也有关系,需要人力为主)
第三,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卫。
第四,土地由兄弟子孙继承遗业,人口慢慢累积,形成村落。
——Inspired by《乡土本色》费孝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