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新西兰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转载)

在新西兰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转载)

作者: Catherine_zy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00:09 被阅读0次

作者:小米粒 (原作者)

来源:知乎

在新西兰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

自从我来到新西兰留学,就有很多亲戚、同学和朋友会问我:在新西兰留学好不好啊?听说学费和生活费相对比较低啊。读什么专业好啊?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移民等等,一大连串的问题。我也看到过很多网上的帖子,写的大多是来新西兰打工旅游的人怎么边打工边玩,留学的同学也是,一放假就去玩,好像特别享受,新西兰简直就是天堂啊。这也吸引着更多的人们来新西兰留学、旅游甚至移民。是的,新西兰确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想要多少有多少,空气无比新鲜,到处都是风景,随手一拍就能当明信片用。但是,来新西兰留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新西兰的学业压力是不是很小,考试轻易就能过关?这里的生活是不是像有些留学移民中介宣传的那么无忧无虑?

我来新西兰快六年啦,从读研、工作到读博,到现在博三兼职大学讲师,一路走来也积累了很多酸甜苦辣,还有“血泪史”,跟大家分享一下,给将要来新西兰或去其他国家留学的小盆友们做下参考吧,不打算留学的同学也可以看看,心里可以得到一些平衡,因为留学没那么容易,也许你会庆幸其实在国内的生活要好多啦,没必要羡慕出国留学的人。

我出国留学的动机还得从我家的‘历史’说起。我家有四个孩子,计划生育那会儿我们都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怕出去被查到了。所以,我小学一直到初中住校以前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住校后就面临着中考高考也没太多时间和心思出去转转,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是规规矩矩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是我一直有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终于,大学快毕业的时候,经人介绍,有一个去新西兰留学的机会。当时家里人不同意,因为我已经有学校安排的外企工作,还有一个香港银行翻译的offer

(ps.

我是学英语的,专业成绩还不错)。我就在姐姐的资助下,考了雅思,交了一万多的中介费申请学校和办签证,家里人拗不过,只好同意我出国留学。

我是2011年来的新西兰,当时移民局要求一年的生活费只有一万纽币(现在已经是一万五了),所以除去两年的学费以外,我只带了一万纽币的生活费,想着这么多钱,还不够一年花的?可是刚来才三个月就把钱花的差不多了,我讲讲怎么花的。当时我住在离学校33公里的亲戚的朋友家的农场,没有直达学校的公交车,要转三趟车,而且公交动不动就一小时一趟。我只坐过一次公交车,来回花了四五个小时,而且有一趟没赶上,已经迟到了只好打的。新西兰打的是要预约的!!街上拦不到出租车。我只好走路走到一家蛋糕店,买了一块蛋糕,然后请店里老板帮我打的。到学校迟到了快一个小时,不过是新生入学的orientation,迟到一会儿没关系,只要跟着大溜走就行,参观了一天校园,听各种讲座,新西兰式的英语听得云里雾里,一天不知道在讲什么。当时我就想:天啊,雅思听力8分顶个屁用啊,出国还是聋子啊,心里莫名的紧张起来,很担心上课会听不懂(可能去英美国家会好一些,新西兰的Kiwi口音真的不敢恭维)。离家很远,公交不方便,就必须要开车,所以我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和我年龄差不多的Nissan老爷车,车型不记得了,因为买了就没开多久就卖了。为了图便宜我买了手动挡的车,简直就是个disaster!

大家都知道新西兰是靠左行驶的,路上很多的roundabout,

车速时快时慢,要不断的换挡,而且要用左手!我本来就是新手上路,还用左手,不停换挡,老爷车一不留神就熄火,钥匙有点不好用,有时插不进去,状况百出。有一次,我在一个路口等着要转弯时熄火了,一紧张就打不着火,后面堵了四五辆车,更紧张更打不着火。眼看后面车里下来一个彪悍的毛利大叔,攥着拳头朝我走来,终于打着火了,我撒车轱辘就跑了,好险~

这辆车只有2000纽币,老熄火,还手动挡的,实在没法开,我就换了一辆自动挡的Nissan

Sunny,好开多了,但是花了5500纽币(合3万人民币),听起来好像不贵, 但是我当时只有一万纽币,是我一年的生活费啊。买了车一下子经济上就拮据了起来,还好学校冷不丁的给了我一个postgraduate

high achiever scholarship, 有两千纽币,可以缓解一下。当时我很害怕家里人会埋怨我花钱多,不知道理财和规划,当初不应该出国等等。因为学费和生活费已经给家里很大负担了,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也为了不像家里低头伸手,我决定去打工。7月初开的学,10月底考完试我就踏上了打工的历程。

说起打工,我做过的还真不少:卖过家具,做过饭店服务员,做过披萨,做过快餐店全能帮厨,读博之前最后一份也是最长的一份工作是蔬菜水果店的收银员。细数这些工作,连最短暂的那几个都印象深刻,可见我是碰过多少壁。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家具店的销售,老板娘是一个很精明的中国女人,带着儿子嫁给了洋人老公。她让我记家具的名字和价格,接待客人,前几周培训期间因为是学习阶段50纽币一天,当时也没有什么合同,我就答应了。当时我的同学打工的华人饭店老板都是出8纽币一小时,不打税,为了赚些零花钱和积累点经验,很多留学生都做不打税的黑工。其实新西兰的最低工资在当时也应该是至少11纽币一小时,一天肯定超过50了,但是我当时一点经验也没有,不敢讨价还价。做了两三周以后,我出了一个车祸,停车时两个车门夹在车库里,用农场的拖拉机拉出来时,车门严重变形,打不开,不能上路。我当时特别伤心,一是车坏了要修,车库门坏了要赔,怕被朋友责骂,二是没办法开车去上班了,工作可能不保。第二天我就给老板娘打了电话,说我的车坏了暂时不能去上班(上班的地方离家35公里,必须要开车。总之,在新西兰,不开车啥也干不了),我道了歉,还天真的跟老板娘说:这周能不能让我同学替我过去把工资领了?她说:我教了你好几天,花了这么多时间和心血,你不来了不说,还要钱?我当时就受不了了,挂掉电话就回房间哭了一会(现在想想我可真能哭的,啊哈哈)。所以,要提醒打算在国外打工的同学们,一定要签合同,如果不签合同的话,最好工资当天结,不要推到下周,以免老板耍赖不给工资。

第二份工作是在鱼薯店接单,当时因为听力和口语还不过关,很不自信。老板为了省钱,只在最忙的时候让我去上班,每天可能上四五个小时吧,一周三天,8纽币一小时。每次我都很紧张,在家背很久菜单,什么多少钱,有什么combo,当天特价是什么等等。当时有一个做了很久的女孩,做的很熟练,对我很是不屑,嫌我碍手碍脚,帮不上忙。炸个薯条我都会问她,这熟了吗?半熟的是什么样,这个客人要半熟的薯条?做汉堡我也问肉饼熟了吗?我估计她快把我烦死啦。忙的时候电话订餐的很多,老板会让我接,可是我一接就是问:你要什么?没听清,你再说一遍,你大点声,你要什么?没听清。这时老板就说:给我给我,我来,你去帮Cici包薯条去。当时真的是感觉自己好没用啊。不忙的时候还要帮忙准备第二天的食材。有一次,老板搬了一大盆的整只鸡翅让我剁成鸡翅根和鸡翅,还给我了一把巨无霸菜刀。我看傻眼了。老板看我傻了就问我,没切过鸡翅?我说没有。他就教我怎么剁。刚开始剁的很慢,而且手腕很疼,后来越来越熟练了。后来还学了包春卷,偶尔自己也可以做汉堡了。有一位叫Lucy的女孩,不常来上班,但是她教了我很多。不忙的时候我就站那不动,心想终于可以休息一下,这时Lucy就会端一盆水去擦桌子,要不就是擦灶台或者扫地。她小声跟我说:没事也得找点事干,别杵那不动,老板不喜欢。我才领悟到招老板喜欢的秘诀是‘手不能停’,这真对我的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不过这份工作时间也不长,大概不到两个月吧,老板要回国结婚了就把店关了。

当时暑假还没结束,我想我也不能闲着啊,就找了另一个鱼薯店。有了上次的经验和‘秘诀’,这一次我一跃成为‘全能小帮手’。这家店是一个夫妻店,老板年纪和我爸相仿,有两个女儿。他们是第一次招人,没想到我这么能干,而且还挺有眼力见儿(哈哈,也许是因为我吹的,我说我会炸鱼,炸薯条,会做汉堡,会切菜,把他们给虎住了)。这次我一下子就通了,而且也自信了,接电话也不紧张了。从此我就成了Kitchen

all rounder, 啥也干,从接单,到炸鱼炸薯条炸鸡翅,到做汉堡,三明治,到包饺子,包馄饨,到切洋葱块、洋葱丝、洋葱粒,剁鸡翅,样样在行(当时一小时我已经可以剁10公斤的鸡翅了)。对了,忘记说了,还有一点,老板给我的工资是10纽币一小时,虽然还是不打税的黑工,但是一小时涨了2块,我已经美翻啦(当时我的追求就这么低,哈哈)!!从此以后,做其他的事我也自信了很多,敢和别人交流了,敢问老师问题了。真的挺感谢这几段工作经历的,虽然很辛苦,有点累也有点脏,但是没这些准备,我就永远迈不出这一步,口语和听力也永远达不了标。在这个店做了一年以后,我跳槽到了一个蔬菜水果店做收银员,开始了正规打税的工作,虽然也很累,每天工作12个小时,要搬10公斤的土豆和洋葱(刚开始男员工看我是新来的会让着我,后来就没人可怜我了,自己搬去!)。尽管身体上很累,那种心理上的自信还是有的。因为我做事麻利,记东西记得准,收钱一分不差,有人请假就第一个顶上,不推脱不耽误事,老板还挺看中我的(哈哈,有点自吹自擂,有木有?)。学习紧张时我就兼职,店里忙时就全值,这份工作一干就干了两年,一直到读博的前半年,我感觉到体力有点不支,毕竟不是23岁那时候了,而且我想做些和research相关的工作,就辞掉了那份工作。现在我对鱼薯店的老板和蔬菜水果店的老板还心存感激,是他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工作,让我可以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直到现在我和他们还保持着联系。后来的工作就比较有规划了,为的是积累和科研教学有关的经验,前前后后做了国家调研局的研究助理,大学的项目助理,大学的助教到现在的大学临时讲师(签合同的,不是长期的那种)。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的点点滴滴,觉得挺值得的,在有力气的时候拼了力气,现在拼不过力气了就拼脑力(哈哈,又开始自吹自擂)。

下面谈一下学习。打工期间,学习也不能落下啊。说实话,刚开始我的成绩是很差的,就跟刚开始打工那时的状态一样,战战兢兢,很没有自信,也不开窍,不知道怎么写作业。我记着一上来就碰到一个文艺老青年,上管理课用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让我听了之后讲一下体会到管理学的什么道理,我当时就蒙了,完全体会不到音乐和管理学之间有什么联系。老师还挺爱提问我,我通常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你能把问题再重复一遍吗?我压根就没听懂他问什么。写作业就更痛苦了,这里是要写essay的,而且是academic

essay, 要有论点论据,注意不是雅思写作那样的瞎掰,要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文献做证据,而且所有引用的文献要APA格式。我哪知道APA格式是个鬼啊,从来没听说过。刚开始读journal

article那叫一个痛苦啊,一天也读不了一篇,读完也不知道说了个啥(现在当老师后很理解学生的感受,判卷也相对仁慈一些,哈哈)。我记着当时文艺老青年老师留了一篇作业是读Mann

Gulch大火,然后写一篇关于sense

making的critique。关于Mann

Gulch大火的文章很长,我记得有快十页了吧,我几乎读了三天三夜,晚上一直读到睡着(话说当时我的效率可真够慢的,而且一读就困,哈哈),也没怎么明白在那场大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sense

making的学术期刊文章就更抽象难懂了。那篇critique论文,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写了什么。尽管很努力,但是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还是差强人意。

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自从打工后一点点积累了自信以后。我记着成绩突飞猛进是2012年的暑假,那时我已经是鱼薯店‘全能小帮手’了。暑假我选的那门课是Advance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关于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如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一些内容。因为我有工作经验,对文化差异使人们形成的刻板印象很有想法,课上也很喜欢回答问题。这门课对我的意义,最重要的要数它埋下了后来我想读博的火种。是这样的,这门课的一个作业是我们要给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讲一门课,我们的身份是culture

experts。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分了不同了任务,每人上台讲几分钟,其实时间不长,但是我很享受站在讲台上讲课的状态,看着台下同学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特别的亮。而且,由于我真的认真准备了课件,设计了几个搞笑的包袱,还都响了,当时特别得意,最后也得了很高的分数。从那以后,除了工作上的自信,学习上的自信也来了。一门课得了A,以后得A的可能性就高了很多。毕业后,我继续在蔬菜水果店做着全职工作,也有可能靠这个,当店里经理拿到PR,

但是我还是忘不了那些一闪一闪的眼睛,坐在台下,安静的听讲,忘不了站在台上给外国人讲课时那种自豪感。但是要相当大学老师要有博士学历。当我知道我拿到Master

of Management (with Distinction)有读博的资格的时候,我做了一些准备,然后打算一个导师一个导师的去敲门,看谁愿意收我为学生,没想到我敲开的第一扇门就是我现在导师的门。他问了我一些问题,看了我的成绩后说:如果你决定读博的话,不用找别人了,我就可以当你的导师。我当时克制着激动的心情说了一句谢谢老师,其实我的心里已经美得开了花。博士申请也没那么容易,花了我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还有很多故事,未完待续。。。

我觉得出国留学,大家都是身在国外,背后没有祖国母亲给撑腰,刚开始多少有些不自信,但是,不要气馁,也不要胆怯。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努力的迈出第一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没准儿以后就是攻占了一个制高点呢。当然,在这些经历里,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家人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还有我的老公,在新西兰很多美好的回忆和自信的来源都和他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是外国人,我们俩没少有cultural

arguments(还好我Advance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那门课得了A。哈哈,开玩笑的!)。总之,生活处处都有challenge,留学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没想象中那么轻松,除了打工,学业的压力外,在国外也难免遭到种族歧视,会有一种背井离乡的感觉,准备出国的小盆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看似我写的挺悲惨的啊,别吓到还没出国的小盆友啊。在工作和学业都进入正轨后,现在我的生活还是比较稳定的。每天就是学习、工作,下班回家了我就是一枚十足的家庭主妇,放假了就去旅游,享受上帝后花园的美景。说实话,原来没有稳定下来之前,我是看不到身边的美景的,好像这一切和我无关。只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归属和梦想,并为之努力实践的时候,身边才处处成了风景。所以,我觉得来新西兰留学不只是为了这里的好风景,更重要的是要面对国外在就业和学业上和国内的不同之处,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刚开始没那么‘高大上’的工作,慢慢的向着规划的方向前进,没有人的留学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准备留学的同学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不打算留学的人也不用羡慕别人,没准儿你的同学一边在发旅游的照片,一边在吃着泡面、熬夜写论文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新西兰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b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