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内经译文
素问56 皮部论篇

素问56 皮部论篇

作者: 荆建梅 | 来源:发表于2019-12-28 21:07 被阅读0次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人的皮肤有十二经分属部位,脉络的分布纵横有序,筋有结聚连络,骨有长短大小,其所发生的疾病的开始和预后,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翻译】岐伯回答说:要知道皮肤的所属部位,他是以经脉循行部位为纲纪的,各经都是如此。阳明经的阳,名叫害蜚,手、足阳明经脉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阳明的络,它的络脉之色多青的,则病痛;多黑的则病痹;色黄赤的病属热;色白的病属寒;若五色兼见,则是寒热错杂的病;若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因为络脉在外属阳,经脉在内属阴,凡外邪的侵入,一般是由络传经,由表传里的。

  【原文】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翻译】少阳经的阳,名叫“枢持”,手、足少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阳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于经,所以邪在阳分主内传入经,邪在阴分主外出或涌入于内,各经的内外出入都是如此。

  【原文】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翻译】太阳经的阳名叫“关枢”,手、足太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太阳的络,在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

  【原文】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翻译】少阴经的阴,名叫“枢儒”,手、足少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邪气传入于经,是先从属阳的络脉注入于经,然后从属阴的经脉出而向内注入于骨部。

  【原文】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翻译】厥阴经的阴络,名叫“害肩”,手、足厥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于厥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脉。

  【原文】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翻译】太阴经的阴,名叫“关蛰”,手,足太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太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本经。

  【原文】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翻译】以上所述这十二经之络脉的各个分部,也就是分属于皮肤的各个分部。

  【原文】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晰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月囷)破,毛直而败。

  【翻译】因此,百病的发生,必先从皮毛开始,病邪中于皮毛;则腠理开,腠理开则病邪侵入络脉;留而不去,就向内传入于经脉;若再留而不去,就传入于腑,聚积于肠胃。病邪开始侵犯皮毛时,使人恶寒而毫毛直起,腠理开泄;病邪侵入络脉,则络脉盛满,其色变异常;病邪侵入经脉,是由于经气虚而病邪乃得陷入;病邪留连于筋骨之间,若寒邪盛时则筋挛急骨节疼痛,热邪盛时则筋弛缓,故软无力,皮肉败坏,毛发枯槁。

  【原文】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翻译】黄帝说,您说的皮之十二部,发生的病都是怎样呢?

  【原文】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翻译】岐伯说:皮肤是络脉分属的部位。邪气侵入于皮肤则腠理开泄,腠理开泄则病邪侵入于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则内注于经脉;经脉的邪气满盛则入舍于腑脏。所以说皮肤有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若见到病变而不预为治疗,泄气将内传于腑脏而生大病。

  【原文】帝曰:善!

  【翻译】黄帝说:好。

相关文章

  • 素问56 皮部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

  • 080-02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第2段)

    《黄帝内经》素问●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第2段)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1-30 学习时间:...

  • 080-01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第1段)

    《黄帝内经》素问●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第1段)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1-30 学习时间:...

  • 20170406张建斌

    穴位与皮肤结构的关系 《素问*皮部论》 一,皮肤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二,皮肤是特殊的神经内分泌器官 三,神经免疫器官...

  • 李氏砭法|腹股沟湿疹刮痧手记

    《素问·皮部论》:是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与皮毛,可见皮毛为外邪侵入的重要途径,皮毛既是邪之进路,亦是邪之出路,开门...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上古天真论篇》(1)

    《素问》卷一包括四篇,分别是《上古天真论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生气通天论篇》、《金匮真言论篇》。 ...

  • 皮部论

    帝曰: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

  • 共读/《黄帝内经》素问卷五十六:皮部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

  • 读书笔记丨“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浅析

    文/邹孟城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语,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 中医八法

    一、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金匮·痉暍病》篇有:“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56 皮部论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ce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