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发展史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 农业的思想理念 、 生产技术 、 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 它的形成和发展, 浸透着历代 先贤的血汗, 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 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 。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 已发现了 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 万年以前 。考古证明, 距今五六千年前, 在我国的黄河流 域 、 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 。 在 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 和智慧, 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 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 与自豪, 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特别是乡村社会 生活的各各方面 。 但是, 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冲击,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 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 特征丧失的威胁 。 因此,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 代价值, 保护 、 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 具有十分深远的历 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
1. 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 那么, 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 “ 应时 、 取宜 、 守则 、 和 谐 ” 八个字 。
(1) “ 应时 ” 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 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 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 。 夏代的历日制度 《 夏 小正 》 中, 已把天象 、 物候 、 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 起便于民间掌握 。 后来, 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人们
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 。 直到今天, 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 业生产活动的依据 。 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 、 物 候 、 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 动, 其时间性是很强的 。 因此, 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 的准则, “ 不违农时 ” 是世代农民心中的 “ 圣经 ” 。 “ 夫稼为之 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 ” ; “ 是故得时之稼兴, 失 时之稼约 ” (《 吕氏春秋 、 审时 》 ) 。 “ 凡耕之本, 在于趣时 ” ; “ 得时之和, 适地之宜 ” 。 应时, 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 视 。
(2) “ 取宜 ” 取宜主要是对 “ 地 ” 来说的, 即适宜 、 适 合 。 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 、 因地 、 因物制宜, 把 “ 三宜 ” 看 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 。 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 地制宜, “ 取宜 ” 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 我们的祖先在农 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 “ 取宜 ” 的原则, 周祖农耕文化中的 “ 相地之宜 ” 和 “ 相其阴阳 ” 理念, 就是 “ 取宜 ” 的实践经验总 结, 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 用 。
(3) “ 守则 ” 则, 即准则 、 规范 、 秩序, 它是人与自然长 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 。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基, 蕴含着 “ 以农为本 、 以和为贵 、 以德为荣 、 以礼为重 ” 等 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 。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 头, 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 、 崇尚和谐 、 顺应自然 、 因地制宜 、 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 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中华民 族绵延不绝 、 生生不息 、 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
(4) “ 和谐 ” 农业是农业生物 、 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