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系列1

作者: 落微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20:19 被阅读56次

    1、《霍乱时期的爱情》

    对于马尔克斯的作品,更多的人知道《百年孤独》胜过《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少有人第一遍就能全然读懂,七代人,无数个人物且名字相似,但霍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物关系没那么复杂,时间跨度也没有那么长,小说情节不难理解。

    据百度,作者的创造灵感来自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游的、双方都有幸福婚姻的秘密情人在出游时被船夫抢劫并打死。这个新闻与作者父母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相糅杂,为他的这部作品提供了基本结构。

    左岸以前的冷知识栏目曾经有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很有意思的评价:他因为没能娶到她,就开始了50年的等待,一切的保养、锻炼都只为了熬死她的丈夫……当然,这五十年他也没闲着,睡了成百上千个姑娘,这真是惊世骇俗的爱情。

    男女主年轻时候谈恋爱被女主父亲棒打鸳鸯,女主嫁人,男主睡姑娘还在老了的时候爱上了一个14岁的他的被监护人,后来女主丈夫死亡之后,男女主来了一场夕阳恋。这种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纠葛,对于中国传统性质的观念而言,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不过就爱情本身而言,这本书很成功。但于我而言,这种爱情又非常矛盾,男主对女主有着柏拉图式的忠诚的爱情,但是同时在肉体上无数次的忠于身体背叛爱情,后面在对女主求婚之前还爱上了14岁小姑娘,这样的爱情到底忠贞否?马尔克斯本人对爱情的理解又是否就是这样一种形式的?广大男同胞们是否心中对于爱情也会拥有这样一种态度?

    2、《刺猬的优雅》

    提到刺猬,我们通常会想到那种浑身是刺、内里柔软的小动物。人们会用刺猬来形容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独患者,他们用尖锐来保护自己,用冰冷来捍卫沉默,用不屑来睥睨无知,你不会想要靠近,除非你是与之频率相同之人。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恋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这本书在结构上是很有意思的,一位想要在她的13岁生日那天进行一场对自我的谋杀的天才富家少女帕洛玛,一位丑陋臃肿但热爱哲学与艺术、电影与音乐的高级公寓的贫穷门房勒妮,用她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哲学与世界的见解以及艺术与人性的观察,而这本书则别出心裁的以帕洛玛的日志、勒妮的内心独白作为两条 主线来轮流描述。而这两位言行与世俗相左、思想深刻独特的女主角在相互认识对方之后惺惺相惜,如同两只优雅的刺猬,在冷眼旁观上层社会的腐朽与人性的黑暗之中敞开怀抱卸下伪装相互拥抱 。

    或许这是一种独特的优雅,无关容貌,无关地位,对哲学报以崇高的追求,对艺术拥有绝对的热忱,尽管在炎凉的人世中不得不穿上重重的盔甲,也总能寻找到另一只优雅的刺猬。

    3、《我们仨》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小小的一本,封面的纸质有些特殊,凹凹凸凸像人性的砂石,淡淡木黄似生命之色,文字虚虚实实,似梦里,似梦外。等到梦醒了,人也散了,“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

    其实文字很清淡,琐碎生活,特殊时代之下的平淡经历。但是读起来竟颇有些揪心,“我们以后只有死别,没有生离”。作者会用平淡的笔尖书写她心中的波澜壮阔,不,或许在她心中,这本也是生命中必将经过的朴素之事,只落在了读者的眼中,泛起阵阵涟漪。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一生路上泥泞,又有拦路之石,断信之水,若你终将要目送亲近之人离去,树影婆娑间,勿流泪。

    4、《呼兰河传》

    其实萧红的书我不太知道该如何去分享,极其有限的阅读经验决定了我本人没有办法很好的去完整概括一本书的内容以及提炼一本书的内涵。重温这本书,没有全部都读一遍,只挑了少数几篇看了一下,它是一本描写萧红童年时期发生在一个小县城中的生活故事的书。文字很诗意。“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

    这本书的序很值得看一看,是茅盾作的,很有趣的是,几千字的序中,茅盾先生用了28个“寂寞”一词,可能在他看来,萧红整整的一生,都是贯彻着寂寞的吧,无论是童年,还是后来风雨飘摇的年月。在萧红笔下的童年,充满着梦一般的孤寂,童年时期的人是陈旧的、贫穷的,她自有她的办法来描写这个时代的这些人的劣根性与朴素。茅盾是这样诠释这本书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我觉得值得说一说的是这本书创作的背景,百度百科上描述得很含糊,于是我使用了其他渠道去做了一个小小的了解:萧红是从37年芦淞抗战爆发之后开始创作这本书的,40年在香港某报纸上连载。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许多事情,怀着孩子与萧军分手,与端木蕻良结婚,被端木遗弃在武汉,到重庆,生孩子(孩子死掉了),与端木到香港。可以说,大起大落风雨飘摇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呼兰河传》,无疑是裹挟着非常多的复杂情绪在里头的。

    同期读了萧红的另外三部作品,都还不错,《夜风》、《旷野的呼喊》、《生死场》。

    5、《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无疑,这本书中的故事也是非常不错的。写的是台湾老一代人的人与事,很浓重的台湾风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故事书没有太多可说的,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薄薄的一本书,我记得我买的版本中还附赠了明信片之类的小玩意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书系列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d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