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饿着肚子的我拉开冰箱的门,冰箱冷漠地告诉我它的肚子和我一样空,我意识到晚饭没有了,明天的早饭也不会有了,于是我就搁楼下开始晃悠,寻思着在附近买点面包,当明天的早饭,顺便把晚饭也解决一下。
我家附近有一小商场(超市),徒步走过去15分钟,隔窗户看着外边的天大风呼啸的,拉开窗户就给了我一嘴巴子,但是根据北京这个天气来看呢,属实无法预判半小时后的近地面温度,于是我想起了我妈的谆谆教诲:
“带个外套,热了还能脱,不带的话冷了只能挨冻,冻死你活该。”
我觉得这句从小到大伴随了我19年,凝聚了柔情母爱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我毅然决然套上了我的防水冲锋服带上只有冬天才带的鸭舌帽,下半身穿着大短裤配拖鞋出了门。
我家这个地方是很荒僻的,虽然在动四环边上,放眼东四环,北京的东四北大街,团结湖到双井,与故宫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2000m。几百年来,这里几乎都是整个北中国最繁华的地段。
这样的地段,在任何常规的推理中,都该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集萃地。放在如今的上海,这种地方该是满街的露天餐厅、小酒吧和潮店,在酸爵士和前卫的电子乐中,跑车呼啸而过……
但很遗憾,在我家这个小红门镇,这里甚至连一家星巴克都没有。
租金动辄上十万的门面里,只有江南丝绸床上用品、精品大码女装和少了个弓字旁的长亮麻辣烫。
可疑的减肥店与灯光昏暗的五金商店随机分布在它们中间,动感的迪士高音乐会随时打乱你的行走步伐:你会下意识地刻意避开鼓点,防止自己踩进《我们不一样remix》的性感节奏
在楼下野生的好利来里边准备解决我明天的早点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我以为充满了退休大爷大妈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多时尚达人。
高街、工装、哥特、ins我是见了个遍,从sup x north的羽绒服到ow的小背心,从添柏岚的靴子到aj的拖鞋,把时尚达人寒暑不侵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
就像那些对北京城保持着的忠诚的老外,他们躺在院子里的老槐树底下就着拍黄瓜喝烧刀子,扇着在南锣花二十块钱买的蒲扇,教胡同口大爷的鹩哥说着fuck,四仰八叉坐在北锣鼓巷里的小咖啡馆门口晒太阳。
这些都有相似的诡异之处,这一切都让北京城一下子变得迷幻起来
穿着充满年代感的大裤衩加拼多多9九块九拼的拖鞋,自然而然的接收到了来自时尚达人的不屑——撇的像中风一样的嘴、四十五度上翻的死鱼眼和下意识躲避的动作,一套动作都显得那么行云流水,娴熟而自然。
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向一个奇幻的角落一路狂奔,颇有与千禧年那些葬爱х氾賤。べ一决高下的感觉,好利来的员工礼貌的递上一个紫低粉花最适合我这种猛男的袋子,用眼神催促着我赶快付款,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的拖鞋难以掩饰我发自左脚大拇指的骚动不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