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冬至,饮一汤,食二果,揉三处,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今日冬至,饮一汤,食二果,揉三处,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作者: 营养师雪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11:00 被阅读0次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12月21日,

    农历十一月,初七,

    迎来了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之时。

    此时,白昼最短之日,也是“数九寒冬”开始之时。

    从冬至日开始,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

    “数九”这这样的一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

    很多地方,有“吃了冬至饺,不冻耳朵”之说。

    而在南方,冬至节,大多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还有些地方,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汤、八宝粥……今天冬至,你们家吃啥?

    今日冬至,饮一汤,食二果,揉三处,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冬至,意味着阳气回升,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三九补一冬,来年去无病“,此时,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时期。

    冬至,饮一汤

    数九寒冬,喝点热汤,滋补又驱寒。

    冬至时节,当归黄芪羊肉汤,是很好的选择。

    以羊肉、山药、黄芪、当归为食材的汤,补体虚,祛寒冷。

    冬季,多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热量。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肾经,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

    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黄芪,益正气,壮脾胃,益气补虚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冬至,食二果

    一、蒸梨

    冬季水果首选,当属梨。

    梨,可润喉生津、润肺止咳、滋养肠胃等。

    不过,冬至过后,天气越发寒冷,此时吃梨,最好蒸着吃。

    梨的性质比较凉,蒸梨可降低寒性。

    煮熟的梨,去除了寒性,梨皮会变得略苦,但去燥润肺之效更佳。

    此外,梨籽中的木质素,在加热后会在肠道中被溶解,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二、桂圆

    桂圆,又称龙眼,性温,很是滋补,也是冬至水果不错的选择。

    经常吃点桂圆,能够养心安神,补人体气血,尤其是比较劳心的人,也容易耗损心脾气血,吃点桂圆,更能达到补益之效。

    冬至,揉三处

    冬至,阳气初生,要注意呵护人体阳气。

    此时,不妨多按揉三个地方,助力阳气生发。

    一、揉大椎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按摩大椎穴,可护阳、升阳气,避免风寒侵体。

    经常按揉,还可全面提升抵抗力及免疫功能,预防感冒。

    二、揉神阙

    神阙穴,肚脐正中,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

    经常按揉,可益气补阳,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

    三、揉涌泉

    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晚上泡脚后,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可温补肾阳。

    冬至,做四事

    一、防内火,勤饮茶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

    民谚素有“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

    但此时需要注意,饮食上不注意,容易导致“内火”。

    防内火,平时可以多喝点下火的茶水,简单方便,又有效。

    黄花郎菊花茶,泡水代茶饮,清热、下火、杀菌、消炎,促排毒。

    用黄花郎、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黄花郎,俗称婆婆丁,入肝、胃二经,擅长降肝火、清胃热,可帮助人体降火,改善口干苦、咽喉疼痛等,亦可改善湿热引起的痘痘。

    菊花,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用其泡水可快速降火,改善身体各种不适,与黄花郎搭配,清热解毒效果更佳。

    金银花,也是清热解毒不错的小植物,用其泡水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与菊花搭配,效果加倍。

    桂花,性质温和,味道清香,温中散寒,可以起到中和寒性之效,这几种搭配在一起,不寒不燥,泡水代茶饮,可很好的预防改善上火的情况。

    二、防中风,稳血压

    冬至过后,是中风高发时期,不可不防。

    血压波动较大,是诱发脑中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气温降低1℃,收缩压升高1.3mmHg,舒张压升高0.6mmHg。

    冬至过后,一定要注意稳定血压,预防中风的发生,尤其是血压高者。

    如果能够控制好血压,中风几率↓48%。

    除了不能擅自停药以外,还要注意生活细节。

    首先,要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克,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

    其次,要补钾,每日钾摄入量为3.5~4.7克,吃苋菜、花生、豆类、玉米等。

    最后,还可按揉穴位,帮助稳定血压,如风池穴、曲池穴、昆仑穴等。

    此外,清晨起床时,要注意慢一点,切莫起床过快过猛,导致血压飙升。

    三、防寒邪,做保暖

    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

    此时,要注意防御霜冻,防寒邪,做好保暖。

    寒从足下起,首先,做好足部保暖,做做热足浴。

    热水泡脚,可驱寒暖身,更可通经活络,温补肾阳,温暖全身。

    泡脚水量,要适当多一点,以没过脚踝为宜,水温38℃~43℃左右。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切莫大量出汗。

    其次,还要注意适当增衣,莫着凉。

    冬至时节,人体阳气太弱,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

    此时,一定要躲着寒凉,适当增衣,避免着凉,尤其是头颈。

    必要时,外出戴帽子,围围脖,一定要穿戴好,避免风寒的侵袭。

    四、晒太阳,补阳气

    冬季,多晒晒阳阳,尤为重要。

    晒太阳,除了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还可补阳气。

    尤其是晒晒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此外,晒晒头顶,也有助于阳气生发。

    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晒此穴,可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冬至,饮一汤,食二果,揉三处,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hr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