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81065/9d6bf2f46d3312e6.jpg)
接到儿子腹痛的电话,送去医院诊断结论是阑尾炎,医生说开刀不必,但需要连续一段时间每天两次的挂针。儿子着急询问“每次输液需要多少时间,马上期中考试没这个时间啊!”虽然不会希望碰到这些事情,但从另个角度而言,还真是很好的教育引导良机,就比如这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先对此事定下个大纲。与医生探讨病情细节,积极配合医嘱治疗是基础。而后就是先快速解决当下事宜,当班医生见状就很支持,本来通常要青霉素皮试后再回来开药,这样来回就会浪费二十分钟。于是皮试的同时,另一味针剂先挂上,这边挂好,正好接上通过测试的青霉素。
安心坐定后,与儿子讨论接下几天的安排。在确认好挂针时间以及如何衔接的问题后,就餐、复习等完全可以同步进行,甚至儿子要求挂针时避免像昨夜采用儿童输液器,流量太小耗时过多的情况出现。说这话时,小家伙一副打针小儿科的模样与之前怕痛的他有了太多的反差,不经意间,孩子长大了。借此机会还正好可以与孩子交流一些其它重要的问题,我们谈到身体健康应当作为第一序列去对待。在肯定、认同儿子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后,表达了现在的考试主要是为了“检验平常的学习掌握情况”的这一本质,还是要把焦点放在日常积累,而非依靠临考急补。
其实交流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最想倡导的是:遇到问题正向思维很重要,对孩子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自己而言,消极抱怨和积极面对,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