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吹《天道》里面的强势文化,吹文化属性。
但是就连最基础的一些框架都没去了解。
三部曲中的《天幕红尘》,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主人公的知识体系是从哪里来的,他是研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分为三类:
第一层是哲学科学。即历史唯物论
第二层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即社会学,历史学等
第三层是单科性的社会科学,即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
这是教科书本上的知识,我没必要胡扯。说下社会学,社会学三巨头是涂尔干(杜尔凯姆),韦伯,马克思,马克思就是前面说的那个马克思主义。
而这些要研究透的话也不知道要花多少年。
要弄懂的话首先得了解什么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丁元英说的那个文化,是非物质文化,即精神文化,是指精神文化里面的观念文化。
那属性是什么?简单来说一个杯子,重量,材质,用途就是它的属性。文化里面继承下来的东西足够多,影响足够深,影响时间足够长,他就称文化属性。
那丁元英为什么一再强调文化属性呢?
第一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行动模式和社会结构是由文化所型构的。
第二
文化中继承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一个人行为模式,影响地太深刻,持久。
首先说第一点
从社会学来说
比如广义的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其贯穿了人生过程的始终。
其中社会价值标准就归属于文化,也就是丁元英说的那句,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然后说第二个:文化中继承下来的东西是什么
宏观方面得回归到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性并不是确定的,它的方向性受四个因素的内在变化来决定。
权威地位
伦理规范
利益分配
血缘关系
除了这四大因素,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中还生出了:关系,人情,面子。这是西方文化理解不了的。
当然还有一些,比如说皇恩浩荡,恩赐,包括《天道》里面的那个“靠”字。还有丁元英给韩楚风出谋划策中提到的“内耗”,都是传统文化的产物。
说到这,有的人就会和我杠。
那就说个例子,当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主席老家的人就跑到中南海,想在中南海打打杂封个一官半职。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带来的观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这种行为取向就是以血缘关系导向,其背后是几千年来的宗法制。
那所谓的文化属性,对我们的影响又是哪些?假如说,你的某个亲戚是某某地方的领导,这个时候你会想,艾,我有这个关系,怎么拉我一把呢。请记住这个想法念头,这就是文化带给你的,潜移默化的。
公众号:lifecoach194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