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同事,他叫徐小明,我们住在公司提供的同一个公寓。但是每天当我坐上5点的通勤车时,却总是见不到他人,搞得好像我们不是一个公司的人一样。
首先我先说说我们公司的待遇,我们公司属于那种,一听名字就觉得是个高科技企业,一听名字就觉得一定是工资很高的企业,一听名字就是非常正规的企业,就是在里面工作的人你要是觉得不幸福,那真是你瞎了眼。可是外人哪里知道我们真的只有3000块钱每个月,每次跟人解释,别人都以为我故意说低,用谦虚来炫耀自己的牛逼呢!
就这3000块里还包括满勤奖300元,再扣除五险一金,基本也就剩个两千四五百块。
再说这徐小明加班的节奏,那叫一个稳定,每天都坚持✊8点之后下班,从来没有抱怨过(假的)。
直到有天
徐小明玩坏了,到医院一检查腰间盘突出,这徐小明也是有意思长叹一口气“哎,唉啊,嘶!这下我能休息啦!嘶~”。
作为同一个公司的同事,又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有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徐小明其实根本不用加班,腰间盘突出白得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工作永远没有尽头,你要是想干,就总能找到点活。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在工作中才应该拿出一些大脑去思考,去预判,哪些是我们今天必须做的,哪些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所有的事情聚在一起,排出个轻重缓急,(所有事情包括员工的身心状态),不要把工作人的精力浪费在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都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可是很多不具备自省能力的一线管理者,总是把好钢拿去垫桌脚,还沾沾自喜“物尽其用”。
其实私企这种一线管理者有他自己的悲哀,他们既不能谈项目,也没有权利搞改革,那干什么呢?让手底下的人加班啊!他们不知道私底下为自己的这个聪明举动鼓了多少次掌,哈哈哈,这么多人加班老板一定能看到!
我只能说你老板要不是傻,就是没来得及收拾你呢!直到有一天老板掐着腰指着你“唉,我说王经理我是不让你招人了,还是咱们的业务量上去了,这天天都在这加班,我怎么没看到多挣多少钱呢!啊!”。这时你才惊慌失措地发现,除了因为自己没有把工作安排好以外没有任何借口来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才能安排好工作呢?徐小明这个一线员工也在想。安排好工作跟写文章有些相似,初学者先列一个大纲,把本部门的工作按照大类别先分个类,在根据工作内容排个序,这样下来基本就对部门的整体工作量有了一个概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就是细化具体的工作内容,去掉那些没有必要的环节,提高效率。
开会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如果开完会之后大家都觉得知道了自己要干什么,那么可以说会开的成功,如果开完会和开会之前没什么两样,但还是总组织大家开会,那么只能说开会的组织者是在用开会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如果不开会那么他可能什么也不会做。
从晚上5点到8点是小明常规加班的时段。
早晨开会他们部门的主管主要讲了一下“干活的时候不要拖拖拉拉,公司给你开这份钱不是让你来玩的,还想不想要年终奖金了(ps:只有500块),等忙完这段时间,一定让大家好好修休息一下……吧啦吧啦……”,1个小时过去了“好了大家去忙吧”。“唉唉,小明啊,你过来一下,唉先把手里的事放一放,这个事比较急,你去帮他们把东西抬一下”,又过了一会“小明,我让你昨天帮我发的邮件发了没有,赶紧发一下”“小明,小明”,就这样小明的工作被无数次的打断,直到晚上5点下班的时候,终于没有人来打扰他了!因为主管下班了!
这里有人就问了,为什么你们一个公司,徐小明就天天加班,你怎么不加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