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罗辑思维之前的一期节目《总统是怎么被扒光的》,本来只是想在上下班路上当一个狗血故事听听,当然罗胖最后也没让听众失望,总能提炼一点耐人寻味的思想出来让人思考,只是让罗胖失望的是我并没有买他推荐的书,只想就此也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我们还是从美国在1972年发生的水门事件说起。事件主要内容就是,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水门综合大厦发现被人侵入,然而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及内阁试图掩盖事件真相。直至窃听阴谋被发现,尼克松仍然阻挠国会调查,最终导致宪政危机。总揽大权甚至可以利用总统权力抗拒国会调查和司法执法的尼克松,最终没有行使自己的特权,却在1974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而尼克松在博弈中,最终做出这一决定的思想来自于他的幕僚的一句话:“你见过哪一届美国总统用一个师的军队,在自己的首都来武装自己对抗自己的人民呢?”
所以核心的观点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制度里,大家都在各尽其职,来维系这个国家体制的运转。尼克松的辞职也许是美国国会议员及司法人员各尽其职的结果,但更是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最终没有去钻制度的漏洞,而是选择了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结果。所以一个看似很小的事件,最终却能导致一个总统的离职,各尽其职更能说明大家对维护这样的一个社会体制的高度认同。制度总会是有漏洞的,但是各尽其职的态度却可以查漏补缺。
那什么又决定了我们的处事态度呢,在企业里就取决于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可了。企业文化是用来规范我们在工作中的行为,并相应的会孕育一套管理制度。而制度应该与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文化是制度的灯塔,而制度又在约束着我们朝着灯塔的方向前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就能成就一个成功的企业也吗?答案显然不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少看到负面消极的企业文化,没有有一家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会是错的,只是核心的价值侧重点不一样。而制度的漏洞是不可避免的,核心的关键还是在于文章刚开始提到的执行的人的身上了。说了半天我们好像在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你要实现你的梦想,你就要约束要求自己成为配得起梦想的那个人。而现在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如何去召集这样的一群人,认可你的企业文化,接受你的规章制度,并且愿意朝着企业的愿景不断地去改善制度。最难的应该是初始阶段,需要领导者的言传身教,在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还要少数人去影响多少人,这个时候对领导者的要求反而很高;当逐步的发展到由多数人去影响少数人时,在一套相对成熟的体制下,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就比较容易复制了,而这个时候可能离企业的做大做强也就不远了。而水门事件中,美国政府和司法体系都能各尽其职,正是一百多年来,美国人民对维持这样的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