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志士都想回到的时代大抵就是魏晋时期了,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诗歌中这些文人很是缅怀魏晋风骨。
指的就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坦诚、清新脱俗的行事风格。
魏晋时期名士们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就是饮酒作诗、服药养生、纵情山水。
此等雅事怎么能不受文人的喜爱呢!
但我们也知道魏晋其实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人们生活不安慰却能造就这般风度也是一大奇事。
可能正是因为生活不太平所以导致了文人的思想更加活跃。
尽管当时的新兴门阀士夫阶层在社会生存的处境极为险恶,但同时他们的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拘礼节,身不自由心却可以自由自在。
魏晋时期的士人们多特立独行,又颇喜雅集。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
其中要属“竹林七贤”的名声最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更深,竹林七贤指的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他们七人在生活上不拘礼教,经常在竹林中聚会,把酒言欢、作诗纵歌,清静无为,所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这件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砖印模画就是描绘他们七人在竹林中饮酒作诗的场景。
整幅砖画长度达244厘米,宽度也有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
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
竹林七贤是七个人,这里多了一个荣启期。
荣启期是早于“七贤”许多年的春秋时期的人物,因荣启期的性格及行事风格和“七贤”极为相似,又被当时的人们赞誉为“高士”。
所以在这幅砖画中也安排了荣启期和“七贤”在一起。
可能也是为了绘画构图对称的需要,毕竟前面我们也说过分成了两块砖画,如果上面画四个,下面只画三个,看起来不对称。
况且在绘制者眼里看来来自春秋时期的荣启期更像是“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在砖画中可以看见八人造型简练而传神,全部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又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关于“七贤”每个人的生平介绍很多资料都能查到在今天的文章中就不过多介绍了。
我们重点说一下被称为七贤之首的嵇康,就大致能够了解为什么他们七人能成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嵇康是一个非常豁达而有文采的人物,在各种文献中记载他“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且常“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决破礼法束缚。
嵇康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在嵇康看来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
看到“拖好老庄”就能明白一些嵇康为什么能如此豁达,可能正是因为魏晋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让他更加崇尚随心所欲、寄情山水才是畅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