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时候,低一下头就化险为夷

有时候,低一下头就化险为夷

作者: 东方龙刘有龙 | 来源:发表于2024-09-24 08:26 被阅读0次

            “王𣿰楼船下益州,金陵霸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王𣿰,西晋名将,受羊祜之托,受命藉长江上游之势,创建水军,大造舟舰,历经七年,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军,在灭吴战争中起到极其重大作用。280年,王𣿰率领水上劲旅,顺流而下,以大筏带走吴军置于江中的铁锥,以火炬溶毁横在江中的铁链,在杜预等的策应下,势如破竹,仅一个月就与协同作战的另外两支晋军,逼近东吴都城建业(即南京)。又临机果断,领军从三山矶,率先进入建业西的石头城,东吴主孙皓魂飞魄散,慌忙扯起白幡俯首投降。

          立下不世之功的王濬,在接受孙皓投降之后,麻烦也随之而来。当王𣿰率部过三山矶后,他的顶头上司皇帝的女婿王浑,皇帝宗室琅琊王司马伷的两支部队也临近建业,王浑派人写信让王𣿰暂停进军,三路会师,齐头并进石头城,由司马伷主持投降仪式。立功心切的王𣿰以“风太大,舰队根本停不下来"为由,独自率水陆八万大军,“方舟百里,鼓噪入石头城”。吴主孙皓请降,于是,王𣿰风风光光主持投降仪式,立下不世之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抢了皇帝女婿与亲王的风头,麻烦就一拨接一拨来了。

          王浑一张诉状控诉王𣿰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违制味利"(为追求个人名利违反道德和法律约束)告上了朝廷,甚至计划率军攻打王濬,之后琅琊王司马伷又在洛阳重新搞了一场声势更浩达的投降仪式。别看过了七十的王𣿰脾气还不小,不与权臣低头,上书辩解,理直气壮。谁知一场更大的风波接踵而至:有关机构上奏王𣿰“大不敬”,又奏王𣿰“赦后烧贱船百三十五艘",请求交司法机关按律处置,可谓是“风雨欲来风满楼!”

          有幸的是开国皇帝司马炎还算开明,对这些奏折置之不理,甚至对偏袒王浑为首功的守尉刘颂,以折法失理而贬职。随后大封功臣,“以王𣿰为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当然名为战争总指挥实则尽力阻挠,出工不出力的权臣贾充,琅琊王司马佃,王浑等人也论功行赏,杜预,包括灭吴策划师张华,及虽亡故灭吴的倡导者羊祜也在封赏之列,甚至文武大臣以下也有不同的赏赐。

          要说这个王𣿰脾气不是一般的大,自认为功高盖世,王浑等人的诬陷诋毁,人家照样升官进爵,“增邑八千,进爵为公。"而自己不过是区区一县侯,把自己摔得八丈远,气就不大一处来,每次上朝,总是喋喋不休念叨自己的功劳,诉说自己的委屈,说到激动时,老泪纵横,唾沫四浅,“不胜忿愤″,甚至不等朝会结束,拂抽而去,(晋武帝司马炎)“每容恕之"(每次都包容宽恕王𣿰)

          也许是真的老了,王𣿰全然不知自己的噩运即将到来。他得罪的不仅是一个王浑,(就这一个也够他喝一壹),不仅是皇帝的宗窒琅琊王,甚至不仅仅是权臣贾充,而是以贾充为首的利益集团,乃至是整个士族阶层。他更不会想到西晋的建立就是仰仗士族的大力支持。也不想想,王浑等人无中生有的诬陷,众所周知,为什么人家毫发损,照样升官发财,比你还大还多呢?因为整个灭吴战争就是块大蛋糕,是要平均分配的大杂烩。你王𣿰抢了人家风头,多吃了蛋糕,伤害人家的利益,人家不和你拼命才怪。他们正磨刀霍霍,瞅准时机,不把你这个糟老头撕个稀巴烂才怪。幸亏碰上了比较开明的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否则早就让你身败名裂,甚至搭上全家乃至三族人的性命。可是你老是这样咆哮朝廷,如果皇帝没有忍住呢?亦或王浑,贾充和站在他们背后的死党和琅琊王等人众口一辞,极尽诬陷,煽阴风,皇帝撒手不管呢?凶多吉少,大祸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益州护军范通对王𣿰说:“你的功劳的确值得赞赏,但你居功的方却不能尽善。"人家王通会说话,实际是说你这老头居功自傲,咆哮朝廷,目无同僚,甚至把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你这是作死!就劝他率部凯旋时,你就应低调做人,脱下战袍,穿上便服,回到家中闭口不题灭吴之事,当别人夸你功高至伟时,你就应该说“圣人之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功之有”这就是蔺相如让高傲的廉颇负荆请罪心服口服的原因,如此,他王浑能不羞愧,还会兴风作浪诬陷你吗?”

          听范通一席话,王𣿰茅塞顿开,惭愧万分,说当初就怕重蹈邓艾覆辙,不时提醒自己,谨言慎行。到后来头脑发热,控制不住胸中愤忿,是“我偏狭了!"从此王𣿰一改前时作风,上朝闷不出声,退朝回家不出,路上有人夸他功劳时就力挺众人之功,有人为他鸣不平时,他总是谦让再三。

          王濬低调谦虚不张扬,反而引起很多人的同情,不少人为他“功重报轻(功劳大赏赐轻)为之愤邑(愤慨)”,博士官秦秀等人上表争辨王𣿰的委屈,于是皇帝擢升王溶为镇军大将军。

          王𣿰与王浑争功这件事,给后人的警示是,功劳越大,越要懂得低调,位置越高越要懂得退让。水以不争为争,保持一个平和谦虚的心。有时必要的舍,必要的低头,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唐朝的郭子仪功高振主上不疑,权倾朝野而不忌,是政治上的常青树,官场的不倒翁,以屈求伸,以退为进,以舍为取,这才叫活得通透。反之欲速则不达。这些看似老掉牙的句子一,却是永远不变的永桓真理。

          悟透人性的王𣿰,最终得以善终,享年八十八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候,低一下头就化险为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ut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