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与蒲公英》,作者托马斯·博伊斯。听书摘要:
1.“兰花”和“蒲公英”是对儿童不同性格特点的比喻,它说的是一部分孩子像兰花,他们很“敏感”,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精心照料,可以焕发无限光彩,但如果受到忽视与伤害,就会枯萎凋零;而另一些孩子则更像蒲公英,他们特别“皮实”,适应能力强,几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
2. 本质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光芒四射的复合体,都拥有难以言说的价值,都需要被看到,需要家人、朋友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呵护、鼓励和尊重。
乍一听书名,我也以为是写植物的书,没想到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宝典。 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兰花和蒲公英,来比喻儿童的不同性格特点,想来真是很有道理。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是淡泊名利,高贵优雅,清新脱俗的象征。生活中兰花并不难养,但兰花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受不同的环境影响比较大,对环境非常敏感。
蒲公英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它不害怕外界的狂风暴雨,种子成熟后就会脱离母体随风飘荡,无论落在贫瘠的土地上,还是扎根肥沃的土地中,都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无论是兰花型孩子,还是蒲公英型孩子,虽然他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基因,但他们依然能够通过改变环境的方式,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扭转不利的局面。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要学会去看其正面意义,同时也要重视它的反面,不能逃避或者忽略。
有个朋友说他家孩子的老师反映孩子最近有多动症的倾向,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家长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
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好的积极的一面,当问题集中暴露的时候又想着怎样快速改变局面,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深挖孩子的成长历程,也许一直以来始终回避的“离婚”话题才是最终的根源。这个孩子就是“兰花”型孩子,性格孤僻,很少有朋友,自我评价不高,但其实孩子非常优秀,聪明、成绩好、有创意、有主见。我把这篇听书推送给家长,希望对孩子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