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从《三国演义》中看人生之大忌

从《三国演义》中看人生之大忌

作者: 叶小秋123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08:51 被阅读0次

一部《三国演义》放眼望去都是家国大事,但是归根结底说的还是世道人心。

其中蕴藏着多条人生大忌,更是值得后人引以为戒。

1

言而无信,反复无常。

俗话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相信每一个少年人在读三国的时候,都觉得吕布非常厉害。然而,在群雄角逐之中,吕布不仅没有成就大业,反而江河日下,日暮途穷,身死白门楼。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一语道破吕布功败垂成的残酷真相。

纵使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吕布却丢失了人生最大的一张底牌:诚信。

为利他先杀义父丁原,为色又杀义父董卓,后又转投袁术、张扬、袁绍、曹操,复投复叛。一生六次易主,被称三姓家奴。

吕布被曹操处死前,曾因刘备违反承诺,拒绝为其说情,大骂刘备“大耳贼,最叵信”。也许至死他才真正体会到,言而无信者的可怕。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失足,可以马上站起。失信,将永难挽回。

2

智小谋大,利欲熏心。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先后建立政权。但是,在三国里第一个称帝的,不是曹刘,也不是孙权,而是袁术。

袁术贵族出身,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交遍天下,比起同父异母婢女所出的大哥袁绍,更是嫡子嫡孙。按理说这样的人,稍微有点智商,都可以在东汉末年的那个乱世中呼风唤雨。

可他偏偏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桥段,十八路诸侯之中孙坚做先锋,一路直捣黄龙。

袁术负责盟军的总后勤,可他竟然害怕身为下属的孙坚做大,故意延缓粮草供给,一手点燃了盟军瓦解的导火索。

孙策带着传国玉玺投靠袁术,袁术得了玉玺,想都没想就自立为帝,把自己陷入众矢之的。

话说回来,称帝就称帝吧,毕竟凭借自己的背景和势力,如能好好管理、招贤纳士,未尝不能成就一番霸业。可他却骄奢淫逸,后宫佳丽三千,个个都锦衣玉食,而军中的士兵和治下的百姓却饥寒交迫。

于是当诸侯来犯时,落了个众叛亲离,吐血而亡的结局。

“智小谋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灾其自身。”

理想是要有的,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支撑,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得长远。

3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如果要评选《三国演义》中“最伤人的话”,想必下面这句一定排名前列。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武圣爷”关羽。

人家孙权以一国之主的身份,纡尊降贵前来求亲。婉言拒绝也罢了,偏偏出言讥讽,令孙权大失颜面,为自己埋下了败走麦城的祸根。

其实从关羽平时的作风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极度自信,也是极度自负的人。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几乎遇到所有对手,都是一副胜券在握,嗤之以鼻的样子。

甚至于在年迈的黄忠手中没占多少上风,也依旧是一种不齿为伍的态度。

老舍说过:“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关羽恃才傲物,不给人留一点情面。这不仅导致他被孙权挟私报复,一个“斩”字毫不留情地决定了他的归宿,也促使刘封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关羽英雄落幕。

“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人心好似芥子微尘,看似微不足道,却藏着大千世界。

当真正学会目中有人,才会心中有路,未来一片光亮。

4

情绪失控,乱发脾气。

荀子曰:“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人不是不能有情绪,而是不能被情绪左右。猛张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人生有不少高光时刻,但是脾气暴躁却成了张飞毕生难以逾越的一道天堑。

暴打督邮,让刚刚安定下来的三兄弟,又不得不亡命天涯;鞭笞吕布的岳丈曹豹,让吕布反客为主占了徐州,平白无故失去了发展的良机。

还有最为致命的一次,听闻关羽被杀,他怒火攻心,报仇心切的他给两个手下范疆、张达布置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天之内为三军置办好白旗白甲,挂孝伐吴,否则军法伺候。”两人只不过稍微辩解了两句,便被毒打了一顿。最后范疆、张达忍无可忍,把心一横,趁着张飞醉酒沉睡之时,将他刺杀,然后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东吴而去。

盖世英雄之姿,却用这种窝囊的方式结束。

胡适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栽在坏情绪中。

生气,不如争气。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争气而不生气。一个人的好脾气,才是他一生的福气。

金庸说,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三国演义》写的是历史,但揭示的人性,在今天仍然意义不减。

可以这么说,它是大人的“生活启示录”,也是孩子的“人生教科书”。读懂三国中的故事和人性,使我们的人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相关文章

  • 从《三国演义》中看人生之大忌

    一部《三国演义》放眼望去都是家国大事,但是归根结底说的还是世道人心。 其中蕴藏着多条人生大忌,更是值得后人引以为戒...

  • 人生大忌知多少?

    做人之大忌,贬人; 子女之大忌,啃老; 夫妻之大忌,轻视; 家庭之大忌,缺规。 人生大忌:朋友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

  • 做人之大忌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做人之大忌——贬人 子女之大忌——啃老 夫妻之大忌——轻视 家庭之大忌——缺规 父母之...

  • 从生活中看人生

    不抱怨只做自己又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可能有些事情就是不公平但现实你却无力去改变 你只能随着这些世事俗事慢慢去改变自...

  • 从阅读中看人生

    一、自我介绍 在袁雄天夫妇的坚持下,每周一雷打不动的阅读分享会开始了。到会的所有阅读爱好者进行自我介绍,包...

  • 从物理中看人生

    一,动量 物理中有动量定理Ft=ΔP,即力在时间上的累积就是动量的变化量,而动量,就相当于人生的成就。 出生时人的...

  • 人生感悟

    人生无常 从顺境中看到逆境 从逆境中看到顺境 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从不平凡中看到平凡 从外在看到内在 从内在看到外...

  • 评司马懿的是与非

    司马懿,活了73岁,在《三国演义》中他被评价为逆臣,但是从其他历史记录文章中看出,司马懿的人生,其实并不如此单调,...

  • 人生大忌

    常言道:物极必反。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我们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一定要谨防以下十种情况的发生! 01. 大喜易失言...

  • 修身•改过

    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人的重大忌讳是知道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以至伤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三国演义》中看人生之大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yz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