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第一种方法——学习
第一,认识学习的意义:
学习就像修路,打开自己的神经元,学习多了,路多了,就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能打通各个路,形成闭环。
第二,学什么?
大脑需要学习,从语言,思维和身体语言方面激活。
语言上,可以多学习一门外语,像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思维上,可以学习数学和逻辑推理;身体语言上,可以学习舞蹈
第三,怎么学?——fast原则
F:忘记已有的
A:积极主动,学会提问式学习,对问为什么学?
S:要保持好的状态
T:学会教别人,教是更好的学
②第二种方法——运动
⒈认识运动对大脑的意义
第一,大脑会比平时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血液供给。因为本质上大脑是一个能耗和氧耗极大的器官,能够增加对大脑的氧供和血供,对大脑来说就是最直接的滋养。
第二,运动会刺激大脑分泌一种神经元的营养因子,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种营养因子可以帮助神经元生长和再生。
尤其当运动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超过了我们的舒适区,大脑就会得到信号,现在外部环境有压力,需要更多的神经元来应对,于是,就会更加刺激神经元的生长。
反过来,如果我们长期不运动,大脑会误以为我们的外部环境没有挑战,不需要那么多神经元,就不会启动所谓的生长程序。
第三,运动能刺激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的传递就像是烽火台上点燃了烽火,如果火够大够多,那传递效率就会更高。运动过后,神经递质大量释放,用脑效率就特别高。
所以,当你高强度运动的时候,其实是在提醒大脑,需要更多的神经元、神经递质,就会刺激大脑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好。那大脑状态变好之后,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效果都会变好。
⒉运动的类型
第一类叫做有氧运动,像游泳、跑步,它能够极大地提高你的心肺能力,提高大脑的血供和氧供。
第二类是像举重这样的阻力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第三类是柔韧性运动,包括像瑜伽、太极,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⒊可选择运动
其实只要运动起来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更好的运动,可以选择有一定竞争性,需要合作的,长期提升的运动,像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之类的。但其实现在喜欢运动的比较少,想找一个人持续运动比较难,更多的人更愿意自己去运动
③第三种方法——社交
⒈认识社交的意义
社交要选择高质量的社交,高质量的社交可以对大脑发起挑战,能有效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降低患病的风险。跟不同的人社交,交流的内容不一样,锻炼的脑区,也完全不同。如果说学习是在大脑里修路的话,那社交就是在短时间内同时使用和加固多条道路。
因为跟一个人交流,需要注意他的语气、语言、表情、声调、情绪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他说的话你要快速解读,还要在一瞬间找到正确的词语组成句子去回答,同时还要协调好自己的表情、声调、态度和动作。
⒉所以如果判断什么是高质量社交呢?
三个判断标准:
①过程前
有意识选择,选择交流的人质量比选择多少人的数量更重要
①过程中
在交流过程中,大脑会被激活、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不会觉得无聊
②过程后
交流的经历会存储脑海里,未来还能被调用,能和新的记忆连接起来
⒊怎么去高质量社交呢?——寻找增量,激活存量
①寻找增量
去接触不同领域的人,跟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人交流
②激活存量
联系很久没有联系的人,一旦联系就能激活记忆大脑的人
⒋注意事项——避免过度依赖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比起真实的社交少了对大脑的刺激,严重的还会产生负面情绪,引起焦虑症。
现在心理学里就有一个新的症状叫社交网络焦虑症。就是在社交网络里花太多时间不会让你享受到社交给你带来的益处,反而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抑郁和注意力下降等问题。想想看,我们是不是手机形影不离,严重的情况是不是几分钟看不到手机或微信,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而这些网络信息的主要分为朋友圈的朋友动态和事实新闻。
所以网络社交,你可以参与,但也需要适度隔离。真实的社交才是主要场景,网络社交只能作为补充。
综上所述,我们的大脑需要锻炼,锻炼从学习,运动,社交上出发,不断激活我们的大脑,会让我们活得更加有激情,更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