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root权限下,修改root密码
passwd root
2.进入文件夹
cd xxx
3.查看文件内容
cat xxx
4.与windows交互
yum install lrzsz 安装lrzsz
sz xxx 下载
rz 上传
5.设置环境变量(永久有效)
vim /etc/profile 最后一行添加 PATH=$PATH:软件路径 多个环境变量用:分隔
source /etc/profile 执行该文件让其生效
6.解压tar文件
tar –xvf file.tar //解压 tar包
tar -xzvf file.tar.gz //解压tar.gz
tar -xjvf file.tar.bz2 //解压 tar.bz2tar –xZvf file.tar.Z //解压tar.Z
.tar.xz文件解压
1.使用xz -d test.tar.xz进行第一次解压
2.使用tar -xvf test.tar进行第二次解压,注意-后的参数不要有z
7.压缩文件
tar –cvf jpg.tar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tar.jpg
tar –czf jpg.tar.gz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生成一个gzip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gz
tar –cjf jpg.tar.bz2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bzip2压缩,生成一个bzip2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bz2
tar –cZf jpg.tar.Z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compress压缩,生成一个umcompress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Z
8.解压zip文件
yum install -y unzip zip 安装解压zip压缩包的依赖包
unzip 文件名.zip
9.ps -eaf | grep tomcat
查看tomcat所有进程 kill -9
10 .移动或重命名
mv a b
11.查看环境变量
echo $PATH
12.查看本机开放端口
netstat -tlunp
13.防火墙
yum install firewalld //安装firewalld 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开启服务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关闭服务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开机自动启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关闭开启自动启动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状态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开启端口
命令含义:
--zone #作用域
--add-port=8080/tcp #添加端口,格式为:端口/通讯协议
--permanent #永久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重启防火墙
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更新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netstat -lntp //查看监听的端口
netstat -lnp|grep 8080 // 查看端口被哪个进程占用
14.CentOS 7 查询yum安装的软件及路径
rpm -qa // 所有软件
rpm -ql 软件名称
rpm -qa | grep nodejs //单个软件
rpm -qal | grep nodejs //查看安装的位置
15.查找文件
find / -name 'filename'
16.查找目录
find / -name 'path' -type d
17.CentOS7启动Springboot项目
首次后台永久启动,会把日志输出到新建的log.file文件
nohup java -jar demo-0.0.1-SNAPSHOT.jar > log.file 2>&1 &
非首次后台永久启动,会把日志追加到已存在的log.file文件
nohup java -jar demo-0.0.1-SNAPSHOT.jar >> log.file 2>&1 &
nohup( no hang up)就是不挂起的意思。
nobup command(命令) #缺省情况下会将所有输出重定向到一个叫nohup.out的文件,除非另外指定,这里就指定标准输出重定向到log.file文件。
2>&1的意思就是将错误重定向到标准输出,因为标准输出已然重定向到了log.file,所以这里错误信息和标准输出都重定向输到了log.file文件当中
最后的&是让程序在后台运行
- vim跳转到指定行
命令行模式下输入(n为指定的行号):
(1)ngg / nG
(2):n
(3)vim +n filename(注意这里要输入 + 号)
三者的区别在于,ngg/nG输入以后不需要按下回车键,而输入:n之后还要按下回车键才会跳转,vim +n filename只能在打开文件时跳转到相应的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