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价格用了什么商业套路?
三个人在星巴克怎么买最划算?
星巴克价目表,中杯拿铁28元,大杯31元,超大杯34元。
商业套路1:价格锚点。
利用人们权衡对比,和避免极端的心态,诱惑你买"大杯"。
商业套路2:语义效应
"大杯"两个字,出卖了星巴克。
三种杯型,分明可以叫"小、中、大"。
你非要叫"中,大,特大",挑战消费者智商,让消费者在语言上占便宜。
那到底买什么杯型最划算呢?
中杯(12盎司)28元;大杯(16盎司)31元,超大杯(20盎司)34元。
商业套路3:二级价格歧视,按量定价。
让你觉得买越多越便宜,多消费。
但是喝不了那么多,就不要贪便宜吃大亏,中杯就够了。
价格锚点,语义效应,二级价格歧视。一张小小的价目表,暗藏这么多商业逻辑。
那么,躲过这些套路后,
应该买中杯,大杯,还是超大杯呢?
既然喝得不多,那就买三个中杯?恭喜你 ……
你还是中计了。
啊?这也不对?那应该怎么买?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给你介绍价格歧视的"克星":一价定律。
你想把一件商品,用5元卖给"穷人",10元卖给"富人",那就一定会有对商业敏感的穷人,用5元买来商品,然后用9元,8元,7元,甚至5.1元卖给富人,从中获利,使你的"价格歧视"落空,最终导致,你不得不卖给穷人和富人,都是一个价。这就是"一价定律"。
比如代购和跨境电商。
我们应该怎么买咖啡呢?
中杯拿铁,12盎司28元,每盎司2.3元;超大杯,20盎司34元,每盎司1.7元。显然,星巴克在对你实施"价格歧视"。既然商家用"价格歧视"套路你,你就可以用"一价定律"对付它。
怎么办?我可以买两个超大杯拿铁,然后取咖啡时说:请再给我一个杯子,我们三个分一分。为什么?因为两个超大杯,比三个中杯,多了4盎司咖啡,还少花了16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