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们知道什么是感同身受?
百度词条解释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0756/a774a288f43c28ee.jpg)
木子是一名高中生,
小时候她的父母对木子是严加管理,稍有不慎就会被指责,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这样爱的方式对于上小学的木子来说真的承受不了;因为母亲本就是要强的人,而她那种望子成龙的感觉,让木子学画画、跳舞、从小就得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她也明白,要成为越优秀的人,就得越努力!也成就了木子从小人缘好,各方面优秀,但木子感觉总活在妈妈的身影之下,木子心里憋着一股气,因为是自己的妈妈,她自己不能发泄,因为是自己的妈妈,她爱妈妈。
到了初中,女孩子的叛逆期,而妈妈还是情绪化,每一次她情绪化都会说出特别特别难听的话……这时候木子总会有一种罪恶感,这种情绪越积越大,也有一天向妈妈顶嘴了,妈妈就又会恶语相对,大人们总会说以前小时候对你多好,木子日记本里面记着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0756/e50c00356948afea.jpg)
也许是木子不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
也许是妈妈不理解木子内心的感受
也许是真的叛逆期撞上了更年期
但其实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有过童年,都清楚的知道,父母的一些举动真的会伤害到我们。就拿我自己来说,妈妈曾经因为一件事而生气,我以书信的方式主动承认错误、道歉,而我不能理解,我母亲当时的举动更生气,问我为什么不当面给她说,很生气的说难道你不会说话吗?在这里我写下这件事,并不是想要评判我的母亲,因为谁都会冲动,而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和说出来的话都覆水难收,从而会导致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也许你又会说,那这还是心理是有多脆弱啊,社会本就需要自己出来磨练,但我想说,她只是一个孩子,她不应该在她的年龄承受不应该承受的压力。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在六岁以前,培养她的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又拿我自己举例,我母亲曾经说过,她每天都会把我打扮的特别漂亮整洁,并不是要我去攀比,而是想让我自己知道,我自己是很优秀的小朋友,想让我自我暗示,从而变得更自信。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我想说,不要管是对小孩子,还是身边的人,你都要知道,不要总觉得自己对对方好,这就是正确的做法,不要总是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每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都有认知,小孩子的认知不全,大人可以教她,但不要强迫她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更何况恶言相对,这种极有可能让小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心理,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会觉得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没有人爱自己。
就像某综艺火了一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难道你觉得就是真的为他好吗?不,那是你心里面自我安慰,我在为他好,其实这也是人的控制欲罢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0756/8985e3d6c136defc.jpg)
我们不喜欢被别人控制着,如果被别人控制了一切,那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
有人喜欢简单的生活,工作结婚过日子,大部分的人都会走这样的生活,但是有一些父母就会觉得,女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回到老家考个公务员相亲结婚就很好了,但我想问,这是女孩子心里面想要的吗?不可否认每一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不管是大学毕业回老家,还是去一线城市闯,这都是女孩子的人生,父母只是孩子的引路人,但孩子的路还是自己走的呀。
世上哪有真正真正的感同身受,都是自我感动罢了。
就像,没有两片雪花是一摸一样
就像,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摸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0756/e3ab593acae061d4.jpg)
我们得明白,自己的人生是自己主宰,我命由我,不由任何人,自己的人生走出不一样的色彩,经历的一切,不管别人能不能感同身受,自己得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这世上除了我
只有千万个你
——end
(❤️多多点赞 多多评价 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