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里的文化生活很单调,老百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水平也不高,因为早工、日工、夜工,一天十二三个小时脸对黄土背朝天,肚子里饥肠辘辘,哪有心思想其他呢?但老百姓对精神的需求还是有的。
那时候每家每户都给免费安装一个有线喇叭,公社里有个广播站,早中晚定时播放新闻和文艺节目。
文艺节目里,除了屈指可数的《我的祖国》、《北京颂歌》、《马儿啊请你慢些走》、《扬鞭催马运粮忙》等几十首歌曲器乐曲以外,还有就是单田芳的评书了,但老百姓哪有功夫坐下来听广播啊!这算是老百姓被动接受的一种精神生活。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就是露天电影了。那时候一个公社有一个放映队,二三个男人骑着自行车驮着放映设备在各个村里轮流着放电影。
选一块能容纳一二千个人的场地,一般是小学的操场或较大的打谷场,向老百姓家里借一把铁锨,四根四五米长的毛竹杆,一张方桌,毛竹竖起来搭成一个井字架挂银幕、音箱,方桌安放放映机。那时候农村里不通电,电是用小马达自己发电的,所以现在还记得电影里总有哒……哒……哒的声音伴随着,好不烦人啊!
我老家紧邻一所初中学校,所以轮到我村放露天电影必在那所初中操场上,于是,有电影放了,就早早地扛上两条长凳,为哥哥姐姐和自己占好最佳的位置占,那是最奢侈的享受了。如果去外村看,路远不便带凳子,那就只能站着看了,如果去得晚了,挤不到前面,侧面又看得不舒服,那就跑到银幕后面去看,但看到的人拿筷子持枪都是左撇子,为此还困扰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银幕后面看到的影像是反的,现在想想都好笑。
那时候的电影片源很有限,因为必须政治正确。封资修的东西不可以上映的,所以国产的就是《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奇袭》等战争片,《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刘三姐》算是爱情片了。外国电影也是有的,比如:朝鲜的《苦菜花》、前南斯拉夫的《保卫萨拉热窝》、《桥》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片子。什么美国好莱坞大片普通老百姓想都别用想,那是在江青的小放映室里的事。
仅管如此,精神生活贫乏的农民,尤其是青少年如饥似渴的热衷于看露天电影了。当从广播里听到当晚某某村里放电影了,就会奔走相告,犹如欢乐嘉年华,赶个十里八里路追看电影也不觉得累。当电影结束时,放映员通知:社员同志们,明晚在某某村放××片,即使片子相同的还会赶过去再看一遍,因为电影放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感受欢乐的气氛,还有进入青春期的青年人还可以调调情呢!
现在城市里电影院遍布,农村乡镇也有电影院了,露天电影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还有电视节目里,电脑里,手机里到处都有电影,坐在家里沙发上喝喝茶,国产的进口的,战争片、爱情片、历史片、恐怖片随你挑,看看不好看的换一个,多惬意啊!就是少了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渴望,那种气氛,好像山珍海味吃腻了想吃野菜了。
露天电影,我怀念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