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商学院L2课程,这个月学习的课程是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就会发现很多人看上去在“很努力地解决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陷入了“解决问题的盲区”,让我们来看以下著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的对于这种现象的一段描述:
以下资料来自@知乎心理学大V李松蔚: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这些年里,接触过大量“被长期保持,无法改变”的问题,几乎所有这些长期问题背后,都存在一个相同的影子。叫做“以寻求改变的方式,保持不变”。
比如,妈妈以每天督促孩子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孩子会越发不自觉)
丈夫过度强调夫权,打压妻子,以维护婚姻的稳定。(妻子会反抗得更厉害)
指责抱怨朋友的疏远,希望巩固友情。(朋友会更回避)
老师以权威论断的口气,教导学生不要盲从。(学生唯唯诺诺)
反复焦虑自己的失眠,试图今晚可以停止焦虑。(焦虑得更厉害)
……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一清二楚。这些过程都具备3个特点:1,存在一个「问题」;2,当事人(或身边的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有强烈的解决意愿;3,当事人(或身边的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适得其反,反而导致了问题更严重,或者更长期地持续下去。
——随便举个例子,妈妈以每天督促孩子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如果我们告诉她,因为她过度督促,反而导致孩子不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她一定就会反驳:「可是他不自觉呀!如果我不督促,他的学习不就更没办法了?」
所以当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构成一个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的递归过程后,人就会深陷其中,无休无止,看不到自己正在做的事如何构成了问题的一部分,所以是一个盲区。这种情况,可以称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即构成问题本身」。
之所以说它是盲区,是因为自己就是当事人(或身边的人)的时候,往往无法清晰地看到整个递归的全貌。所谓当局者迷。从而陷入了「问题越严重,越用有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导致问题越严重」的循环。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解决方式有问题了。
我家生活中都有类似的问题。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催大宝:“七点四十了,赶快走啦,要迟到啦!”大宝往往都会反驳说:“还没到七点四十呢!”每天晚上,爷爷都会催:什么时候做数学?什么时候做语文?什么时候弹钢琴?大宝就抱怨:“能不能让我好好玩会儿?”“我连玩的时间都没了!”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本来想着应该做作业的,可是一听到爷爷催,我就烦,就不想按照他说的来。
再举个例子:
有一些管理者总是说自己的下属没有自主思考的意识,所以自己更需要把问题想的更加透彻和完整,这样遇到任何坑自己都能解决。因为下属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上司什么事情都想好了。但是上面什么事情都想好了,没办法培养下属能力,下属就更不会发展出来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也是中层管理者普遍会犯的问题。看着下面人干的不行,就习惯性地说,走开,让我来!上级大包大揽,自己累,员工也得不到锻炼。
那么,问题怎么破呢?
这个问题中,其实有两种人:第一种,是事必躬亲的管理者;第二种,是没有权限的下属。
我们在身份不同的时候,动作也不一样。
如果我们属于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
比如我们就是领导,下属又不好好做事了,自己控制不住还想去帮他。这时候要怎么做?
以下几个同学的回答可供参考:
(用知、能、愿模型分析:1.下属是否了解、知道该怎么做?怎么澄清理解偏差,指导他领会要点?2.下属是否有能力完成,需要给他合适的辅导、授权和时间;3.下属是否愿意完成?需要给一定的激励)
(我有个同事刚开始不能独立思考,交给她的任务出现理解偏差,导致我重新做。后来面对同样安排她任务的时候我会告诉她先从哪几方面去考虑问题,注意什么,可以选择哪些方法。同时在自己做的过程中有疑问立即找我讨论。这样下来,工作完成的偏差好很多。)
(我培养下属都是让他们独立做,我只把握几个关键节点看成果,做的过程有问题可以找我随时沟通。我作为下属给领导做工作,都是先列提纲给领导看,没有意见再深入。)
(遇到了不愿意放权的领导:1,想要成长发展,就用知能愿模型分析,如果领导人ok,只是不知道,就找领导沟通,注意方式方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提交前反复多次问询自己这样可以吗?是最优的吗?让领导看到我们的成绩,我们的成长。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我想领导也会放心让我们做了吧。2.觉的无所谓,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就布置什么做什么,万事不操心,下班开心回家。不过这样子对自己成长没好处。3.如果实在意见不合,可另寻他处)
(面对孩子的拖延问题,我给孩子订了原则,就先针对一项:几点完成作业,完不成惩罚是什么。执行过程中若有到点未完成的情况,毫不犹豫安约定的惩罚执行。我会告诉她你怎样安排时间就一定可以做到,并让她复述给我听,就这样,孩子做到了)
针对这个问题,李松蔚老师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破除这个盲区的方法,是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向自己提问:
1、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哪怕你认为这个解决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把它写下来——别嫌麻烦,它和问题本身同样重要。
然后再问:
2、这个解决方式,有没有可能反过来默许、促成、甚至加剧了“问题”本身?
其实,能写出来并反思,是打破死循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