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挖个坑,给自己当生日礼物

挖个坑,给自己当生日礼物

作者: IkeChan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00:19 被阅读0次

记得大二有天晚上找组织的大神前辈聊天,她是一个每天能量负载都很高的人,每天能处理海量得信息和事情。她说刚写完日记。

想起有本书叫《清单革命》,作者是阿图·葛文德(Atua Gawande),涉猎医学政治写作等方面的大牛。大概讲的是,清单是一种降低大脑记忆负荷,减少人们犯错的神器。书中提到清单在航空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运用,降低了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这背后根本的逻辑是大脑的处理能力在短期内是有上限的,一旦能量溢出了我们能处理的范围,我们最好将溢出的部分外包给外部的工具。我想这是大神写日记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她每天过得非常充实,每天都负载极高密度的能量,通过写日记把溢出的能量稀释再吃回去。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字,挖下这个坑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我每天经历到很多事情,学到很多东西。只是自己脑子太菜了,每天接受的能量密度大一丢丢就溢出了。

既然挖坑就挖个大点的。每个人都绕不过一个问题,就是要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苏格拉底觉得哲学家的一生都在练习死亡,因为觉得肉体会影响求知,死亡才是求知的最好状态,于是在法庭前一番慷慨陈词,在监狱跟朋友摆会龙门阵之后不带一点惧意走上刑场。

经过大学三年,我知道自己想要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因为我很明确的知道我在追求丰富体验的过程中我的灵魂会给我很好的反馈。体验是指在接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精神反馈。对刺激有三个比较粗糙的分类:机体和非机体,非机体又分为知识(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陈述)和经历(主要是实践性的经历)。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未来简史》里边提到这样一个公式:知识=体验x敏感度。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是对于刺激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反过来也是可以的,体验= 知识x敏感度。知识还是上式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我们拥有的知识越多,我们的体验就越丰富。所以知识和体验是在互相迭代的,体验越丰富,知识会累积起来。更多的知识会让我们体验更棒。

下面是我采取的提高体验丰富度的路径:1.开发自己的机体 2.拓宽知识面 3.获得更多经历

#开发身体:

躯体。两年前刚开始健身的时候单纯地为了改变自己的体态,一年前的某天自己突然能控制自己背部肌肉的收缩,几个月前在重训后突然可以控制胸肌的收缩。有些大神甚至可以让胸肌进行涟漪状地收缩…真的可怕。在那个时间节点突然觉得我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关乎体态和自律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开发身体的活动。然后就能理解为什么Poping需要大量的练习,以及如何去评价Poping的牛逼与否。我对舞蹈的研究和理解不是很深,从外行的角度来看,Poping舞种可以机械地理解为:肌肉控制的精细度+基于音乐和美学对各肌肉进行组合式的收缩。

喉舌唇。一个月前,迷上了beatbox,既是练音乐性,也是对喉咙舌头口腔嘴唇的开发。

大脑。另外市面上很多职场效率类的书籍,比如注意力,心流等等,其实背后的原理是开发大脑,最后自己能主动地去选择想要的大脑运作模式,从而提高处理不同的事情的效率。

#拓宽知识面:

我记得罗胖在17年跨年演讲提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知识大概可以分为5大块,在同一个时间截面,大概可以分为人(脑科学,营养学balabala...),人生活的环境(人际,经济,社会,文化balabala...)和头上的星空(天文)。然后加上时间的维度,就变成历史观和未来观,共同组成5大块。因为大家知识肌肉的不同,所以受到相同刺激的时候,颅内共鸣,也就是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有人去东非,只看到比较原生和狂野的景色,有些人就会想,这里草的高度可能刚好就是我们祖先髋关节大概的高度,如果比这高很多,我们的祖先也没有需求站立起来以获得更好的视野,可能现在我们还是习惯四肢爬行的生物。就因为知识储备的不同,两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我希望成为后者一样的人。

#获得更多经历

只要是热爱生活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都会想要去经历更多新鲜的事情吧。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近在用间歇性断食的饮食方式,在力量训练的时候就算精神上很兴奋,就是举不动你先前碳水摄入足够时的重量。之前看过很多用了类固醇的健身达人,在停止注射之后无法忍受自己体态的衰退,而不顾健康风险继续扎针的例子。经历过这轮饮食的调整大概能懂那种感觉,凡人变成更菜的凡人都有点难受了,何况是天神变回凡人。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啥我笃定不断提高体验丰富度就是我希望度过一生的方式?

在身体开发的过程中我感到快乐,无论是健身第一次跟背部建立起connection,还是学beatbox突然找对了某个摩擦点,还是至今我没有啥长进的对大脑的控制。每一次对于机体控制感受度的提升都让我异常兴奋。

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我感到快乐,特别是把一些很零碎的点突然整合在一起,发现了其中共通模式,获得洞见的时候。比如几周前看了《谁杀死古典音乐》的书评,发现古典音乐的没落跟中国影视圈的生态和金融危机的衍化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比如之前看《现代艺术150年》之后,发现艺术从具象到抽象,重技艺到重观念的发展轨迹,和我们身边vlog,短视频等个人创作的兴起,再和AI的发展路径拌在一起,就可以遐想出一块比较大比较具象的未来图景。这种时候我的脑袋酒像被盖伦开了大,给我脑壳一把大宝剑。

经历就更不用说了,谁在尝试了好玩的事情不兴奋的呢?

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事情能让我快乐,可能是天生好奇心的驱使,又或者是个人灵魂的嗜好。能让自己幸福,何乐而不为?

文字很涩,但总算写完了。这个坑大概是分享我想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和怎样照料自己的灵魂。在自己生日的第二天,挖个大坑,时常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吸收的东东..就像之前我从来就不会纠结知识和体验的定义..一旦要写下来的时候就不得不较真,我之前对于观点的索引也不会很具体..当写下来的时候就真的要去找当初关注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老木星,生日快乐。小木星,坑挖起来。

相关文章

  • 挖个坑,给自己当生日礼物

    记得大二有天晚上找组织的大神前辈聊天,她是一个每天能量负载都很高的人,每天能处理海量得信息和事情。她说刚写完日记。...

  • form 表单中存在button时ajax提交后自动刷新

    //在记一个坑(刚学前台,不是很懂,项目中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哈哈...) 修改资料名称: 修改 当f...

  • 给自己挖个坑

    从烟台师训回来,身体精力损耗的太严重。生物钟都被搞乱了。这几日生物钟在慢慢恢复。给自己找了一个懈怠的借口,晨间日记...

  • 给自己挖个坑

    好久没有动笔了,看着地下摆着一幅幅油画、水彩、插画的半成品……忽然发现对于30多岁人每天要谋生的工作来说,这些业余...

  • 给自己挖个坑

    看到,007群里招募小组长自愿者。我不让自己多想就举手,怕再一犹豫就会退缩不参加。 007.里的口号有,积极主动才...

  • 给自己挖个坑

    因为自己的个人因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将家里的门反锁,是用钥匙反锁的那种。 不知道真的有没有用,总之就是那么...

  • 给自己挖个坑

    害,表达能力不行。组织语言的能力太弱,写到这,我就不知道下一句该写啥了。 我知道,人的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有天赋的...

  • 给自己挖个坑

    给自己挖一个坑是什么感觉?这一天忙的连抬头都觉得奢侈。恰逢今天愚人节,还真是应景呢,自己着实把自己愚弄了一把。 好...

  • 两天所了解的Adobe Air

    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哎... 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填!那就开始吧! 下面内容是一个Flex小白,两天下来的...

  • 给自己挖了个坑

    晚上元宝催我睡觉:“妈妈,你快换睡衣,快睡觉快睡觉!” 我说:“你赶紧睡你的别管我了。” 元宝说:“你不是说把家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挖个坑,给自己当生日礼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p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