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伊东丰雄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伊东丰雄

作者: 3fe75b3d621a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20:37 被阅读94次

    日本建筑巨匠——伊东丰雄,在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后,写下的建筑对于人类未来的价值的思考。

    阅读时间:2017/09/04——2017/09/07

    个人评价:8.5/10

    伊东丰雄(图片来自网络)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发生了巨大地震,日本东北仙台县受灾严重,伊东丰雄先生所设计的建筑物在此地震中收到影响,其本人也担任了地区灾后重新建设的核心建筑设计师。而他在此次地震后,形成了对建筑设计更加深刻的认识。


    全书章节

    第一章·始于那一天的【建筑】

    第二章·釜石复兴项目

    第三章·心灵寄居之所【大众之家】

    第四章·关于【伊东建筑塾】

    第五章·我走过的路

    第六章·对于今后建筑的思考


    全书简介

    第一章中,伊东丰雄先生提起了2011年那次巨大地震,自己在几天后立马前往受灾地区,查看了受灾情况,并谈到了自己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虽然受损极小,但是伊东先生仍然感到自己力有不逮。同时,他在仙台地方政府的协助下,与隈研吾等设计师成立了“归心会”,开始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重建方针。

    第二章中,伊东丰雄针对沿海居民民居、商业街、露天橄榄球馆这三个区域的重建给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具体实施过程。他亲临一线去了解灾民们的想法,以及这个城市受灾之前的样貌,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以当地居民的使用价值为核心,并遵循层层疏导的抗灾理念,以及这些偏远地区老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为该地区设计了这三个新的区域,并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称赞。

    第三章中,伊东丰雄先生对近代主义的建筑提出了批判,认为孤立的、个体的建筑模式只适用于东京等大都市,对于老年人和农民居多的小城镇来说,这种建筑模式是有悖现况的。于是,他与其他建筑设计师组成团队,与当地居民深度交流,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设计了可以一起吃饭、活动的“公共之家”。换气了小镇居民的传统回忆。

    第四章中,伊东先生在此次地震重建后对当代日本的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反思,针对沉溺于概念的学院教育,他向当地政府提议创办专门教授针对现实情况的建筑设计学的“建筑塾”,并且得到了其他设计师的场馆支持。在学习过程中,村镇居民对年轻设计师的不信任,年轻设计师对村镇居民的梳理,在一次次的实践教学中化解,双方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设计出了居民满意,设计师自豪的公共建筑。

    第五章中,伊东先生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如何投身建筑行业,在欧美周游的经历让他如何学习了欧美老牌设计师的经典作品。并且结合历史阶段与人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以及其他设计师为什么会有着设计风格的改变,以及自己的设计风格进行了什么样的改变。

    第六章中,伊东先生讲述了自己参加的法国公共建筑设计竞标比赛规则,表达了欧洲建筑设计注重公共规划,符合设计师根本追求的情况。但也惋惜在资本市场的倾轧以及全球化的蔓延中,欧洲建筑设计渐渐向美国、日本这种被资本驱动,注重外在却缺乏人文关怀的艺术炫技模式。最后,他又以岐阜媒体中心的设计为例,谈了建筑设计如何追求更节能更环保的未来目标。


    经典内容

    ……然而看到震后部分玻璃受损,七层天花板部分塌陷,书从书架上散落一地的场景,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依旧不够。尤其是平时并未特别留心的天花板润饰材料部分出现问题,让我痛感易忽视的环节往往会成为隐患这一大教训。

    在东日本大地震那么大的震级中,伊东先生的创造只收到了轻微的损伤,虽然日本建筑都已轻质抗震为特色,但是这么小的损失依然很不容易。但是伊东先生并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是更加引以为戒,不得不佩服这样的建筑巨匠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伊东先生在这次地震后,对建筑设计师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建筑师应该放低姿态前往灾区,亲眼看看自己设计的建筑遭受了怎样的损害,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使用自己建筑作品的人们做出更好的场所。

    ……这些从东京来的年轻人突然被当地居民代表质问,“你们对釜石了解多少?一无所知的人即使来再多又能为复兴做些什么?

    这一突如其来的质问,令这些还未搞清楚状况的学员们很是错愕。让他们经历这些使我感到万分愧疚。然而从当地居民的立场而言,这样的反应正体现了他们最真实的心境。

    建筑设计是设计的根源,并充分体现了设计这门学问绝非等同于艺术,“可用性”才是重中之重,学院派的学生们很可能抱着为社会、公民贡献自己才能的想法,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概念,但是归根结底,建筑的好坏依然由可用性来决定。而决定可用性是否达标的唯一标准就是这是否满足使用者,这些居民们的需求,他们要的是什么?你设计了张扬的造型,居民们要的是温馨低调;你设计了独一无二的私人空间,居民们要的是邻里之间的亲密往来。到群众中去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设计。

    开始从事建筑这份工作至今,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设计方与居住者能够如此心心相通。原本人们认为,遵循近代合理注意体系设计的建筑,无法实现“建造”与“居住”的统一。而我也曾自认为没有能力消除这一屏障。然而这一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建造与居住之间屏障的消融。

    设计需要面对的一个根本矛盾是,如果全由设计师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品成为了艺术品,无法真正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就无法成为合格的设计。而完全依照不同使用者各方面的要求来设计,会让一些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需求成为影响设计的因素,而设计师本身也就没有了价值。设计师的创造力与使用者的需求如何达到统一,这是连伊东先生这样的巨匠都为之头疼的问题,而只有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使用者才能领会设计者的用心,设计者才能明白使用者的真是需要。

    我认为,比起单纯的提供公共空间的建造方案,去思考为何现实社会无法很好地去实现建筑师描绘的社区空间这一问题远远更具价值。

    伊东先生在谈到自己要在建筑塾里教些什么的时候,谈到了学院里的学生缺乏与社会挂钩的意识,一味的满足于比拼自己的理论多么无懈可击,自己的概念多么尽善尽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很多问题是根本没有想到的,很多概念是难以落实或者毫无价值的空谈。建筑设计师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更何况是与现实社会接触面最为广泛的建筑设计行业,必须拥有如何与社会挂钩的意识。尤其是面对灾后重建,当对方依然身无一物,设计者自己也要跑掉一起,坦诚相待,建立起对话。

    我们打着反对体制的旗号,自己把自己硬生生逼到了见不到阳光的地方。也因此,我一直以反对势力的立场,或者说怀着“建筑师就理应批判”的想法进行着建筑设计。

    日本经济和社会经历过绝望、腾飞和萎靡,同样的,社会经历过混乱、激进与保守,从学生到知识分子再到设计师,完全不可能不受社会风气影响,坚持自己的立场,作者对社会发展更加有益的创作。作者同样也经历过那些时代,现在能够对批判当时的自己。在社会不如保守时期时,作者因为反对社会上层的风气,和很多设计师一样,醉心于为个人设计私人住宅,这些住宅思想前卫,设计风格先进而大胆,尽管凭借着日本建筑团队强大的执行力建造了出来,并收到设计界的好评,却失去了群众和社会的信任,当意识到为社会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场所时,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很难得到使用者的认可。

    也就是说,建筑师所承担的是将无形的资本可视化的任务,他们用灵敏的嗅觉不断追寻资本聚集之处并乐此不疲。这就是现代建筑师的形象。

    作者提到,迪拜这样的富商会建造无比高大的写字楼和住宅楼,里面的结构却如同等量分割的砖盒子,然后现代设计师们为这些空洞的建筑设计虚荣华丽的外表,从而得到资本的青睐与媒体的吹捧,却违背了人类并非孤立的个体,而建筑设计必须遵循人与人之间是通过心灵的维系建立起社会来的这一根本原则。作者认为,效率主义的近现代建筑模式自以为必将战胜自然,导致了建筑设计的同质化,使建筑设计丢失了地域性与自然性,使建筑设计沦为资本浪潮风向标,是这一门学问的倒退。

    作者尽管坚定地发扬自己的立场,强调可用性、环保、地域性、亲近自然,但是绝不是一个批判者,他是一个能够立即组织有识之士,并无私的参与解决问题的先驱。他用自己的思考、实践和作品说话,把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视为对社会的馈赠,积极地为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做着贡献。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思路清晰,具体而又深刻的作品,作者认真的记录了自己工作的思路与经过,而且真诚的向读者讲解可用性、自然性、感性的意义。适合想要了解世界著名设计师的人一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筑,从那一天开始》——伊东丰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qw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