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定很酷 来路无可眷恋
参加网校小渡督导学院的实践活动,完成用9.9元分享韦老师的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的作业,一开始我是排斥的,觉得这就是强行推销,所以静观其变,一动不动。过了两天,到了周二,看到群里捷报频传,大家分享的热火朝天,我又开始动摇,是不是我自己太思想保守,固执己见了?我自己就一定对吗?再说我自己也真正觉得韦老师的这个课程非常好,又不是假冒伪劣商品,为什么不能推销?另外我也想挑战那个总想讨好别人,而且一味的要面子的自己。于是开始给朋友们分享。
收获果然有,不是收获了钱,而是收获了诸多的体验。体验到朋友同事的支持、信任、关怀,但也体验到内疚、羞愧、愤怒、嫉妒……觉得自己在做传销骗人,觉得自己像拿着一个碗在向别人乞讨,觉得平时对大家那么好,付出那么多,而这时候却他们却不愿帮到自己,觉得自己人缘不好,于是又感受到自己的种种不好,又开始自我否定。也嫉妒已经完成作业的同学,甚至在想,他们很有可能用了欺骗的手段才完成了我不可能完成的作业,觉得自己就是想贪小便宜,是金钱的奴隶……总之,内心像打翻的五味瓶,而且这些感受稍纵即逝,需要仔细的揣摩和体验。这些使我进一步看清了自己——原来在我的骨子里有自私、自卑、刻薄、嫉妒……我看清楚了那个总爱标榜自己的自己,有点难受,可这就是我自己。
在群里继续关注大家的信息,看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分享,突然感到心头一震。我内心深处的贼可否浮现?
直到周六,又分享了一拨韦老师的课。之所以又冲锋一次,是一个朋友说,我推荐的正是她需要的。由此就想到,也许还有人需要。也觉得这样的真正的好课程,推荐给别人,不是传销和欺骗,不是乞讨和不要脸。总会有人受益,总会启发一部分人。我这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周围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做这个工作。这就是我的宣传不到位,也说明我没有让身边的人受益。同时我在内心还是有挣扎和纠结,别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不要脸?会不会觉得我在欺骗?会不会破坏我的人际关系。今天选的这一批人是关系比较亲密的和我觉得实实在在对她有帮助的,还有就是我曾经帮助过的人。我的亲密关系自然立刻有回复,内心感受到朋友的不问理由的信任和支持,很温暖。对同行们的分享也不错,这来源于对我的专业的认可与信任。对于我曾经帮助过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有意识的考验吧。我有那种助人情结,也经常会听到好多人对我说,太感谢你了,多亏了你之类的话,这次,我就试着去考验这层关系。事实证明这一部分人是最不愿意帮助你的人。于是明白,自己要放下这样的情结,因为这种救世主情结已经伤害了这一类人,他们嘴里说着感谢你的客套话,心里其实不舒服我作为一个施助者而高高在上的姿态。于我而言,也应该从此放下奉献者姿态,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做到付出与收入平衡,不要在道德层面自我标榜,绑架别人,不要让别人觉得欠你的。让别人明白,我做事情是需要回报的,大家两不相欠,这样最好。
对于这次的分享,因为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纠结,我其实一直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但后来又冲锋两次,做了却又不尽全力去做,而只是拿出5分的精力半推半就,其实一个隐藏的真正的动机,就是我自己内心深处的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方面我就是想看看万一自己真的有迫不得已的时候,会得到多少人的帮助?自己在人际关系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因为我的一个惯常的模式是,总在内心有委屈感,总觉得自己在平时付出很多,而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会来帮助自己,谁都靠不住,我就是那个没有人真正在乎的可怜虫。另一方面,我内心有巨大的恐慌,我害怕我的这种“索要”会破坏我的人际关系,大家会鄙视我、嫌弃我、讨厌我、责备我、攻击我、抛弃我,所以我不敢尽全力放手去做。今天终于看清楚自己的讨好别人、害怕被抛弃的背后都是巨大的不安全感。
感谢这次实践作业,让我有这么多的复杂的体验和多重的收获。如果说,意象对话是在意象的世界里看清自己,破内心的魔障,那么,网校的这次“事上练”的实践课,让我在现实世界认识了自己,这个心中的贼虽然没有破,但是我看清楚他长什么样了。我也明白了“事上炼”的重要性。这就是收获,这就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