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目录
1、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2、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3、孔子对华夏上古时期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4、孔子思想在当代的作用
二、 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我小时就学过《两小儿辩曰》、三千名弟子,七十二贤人,初步对孔子有所了解。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于李世民所说:“‘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尊老爱幼,讲文明讲礼貌等等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人要有一个信仰:为人民服务,忠于祖国,反对台独,支持祖国统一。
6、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概括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加以培养。即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七十二行 行行出状元
7、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他的这种主张成为我们教育的理论基础:人懂得了礼义廉耻,即一个做人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方向
三、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三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
四、 孔子对华夏上古时期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孔子总结了他所在时代两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孔子与中华伦理道德传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中不完全属于自己的成分还很多,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思想观念基本都是来自对前人传统的继承和阐释,当然也必定有根据孔子自己的好恶取舍以及修正发挥,这存在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1.有关“孝”等伦理观念 我们中国是最重“孝”的国家,人们也普遍将这种“重孝”的传统归于孔子。但事实是:“孝”等伦理观念在孔子之前很久早就存在、普及、深入人心了。 在现存《尚书》被认为最可信的典籍之一《康诰》中,周公告诫康叔:“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可见至晚在周初即已把“不孝不友”视为最大的罪恶之一。《古文尚书.君陈》中有“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也是西周初年(成王时)的事情。(《论语.为政》中有“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指得应该就是《君陈》中的这句话。 孔子的确在维护、阐发“孝”的观念上起了作用,有些论述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是非常精警、深刻的。
2.重“德”与重“仁” “仁”这一观念肯定是在孔子之前早就有了,因为《尚书》、《诗经》、《左传》中都出现过“仁”字。《左传.昭公十二年》(孔子20余岁时)载有孔子自己的话“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不仅“仁”这一概念、就连其最著名的“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名言,也是古志中已经有的。但“仁”无疑在孔子道德观念中居最高、最重位置,以至于人们甚至把孔子理论称为“仁学”。《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左右,而“德”字出现41次。 但在上古典籍中,“德”字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仁”字。 由此可见,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直到孔子之前,“德”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中心。后来“仁”的观念在我们民族中居很重要地位,这基本可以说是孔子的“功绩”。如果没有孔子,我们中华民族会一直以“德”为最重要的道德观念。重“德”与重“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相互促进。
3.关于“礼”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不会没有“礼”,不过具有不同特点就是了。孔子曾讲:“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可见至晚自夏代起,礼制就很完备了,到孔子时还能讲出一些。一讲“礼”就同孔子联系在一起,就如同一讲“孝”就同孔子联系在一起一样,是很大的误解。
在《尚书》有关“礼”的理论论述中,上文引述过的“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可以说精辟准确地指出了“礼”的作用。在《虞夏书.大禹谟》中有一句名言:“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可见我国上古时代的行政风格和社会风气是注重宽简的。《商书.说命中》中还有一句极为精警的话:“礼烦则乱”,可见商代之人也是反对繁文缛礼的。这几句虽都出自古文尚书,但都值得我们参考。
孔子继承、发扬了后来周朝和鲁儒们的繁文缛礼传统,一直为多人所诟病。据与孔子同时代的大政治家晏婴对孔子有几点否定评价,其中之一就是“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我们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典籍是《尚书》、《诗经》、《周易》,体现了西周及以前的上古传统;《左传》和《国语》中保存有东周时期各地各国的丰富的言行纪录。实际上是孔子之前的这几部上古典籍奠定了我们中国人正面的社会、伦理、价值、宗教等思想观念的基础。《春秋》从产生时间来说也可视为上古典籍,但由于其严格刻板的尊卑名分的礼教思想,连同阐释其义理的《公羊传》和《谷梁传》,在今日似均应视为具负面意义作品。对《逸周书》、《仪礼》、《周礼》等是否或有多少是可靠的上古资料还存在有争议。
同上古典籍相比,鲁文化只能说是“流”而不可能是“源”。孔子和孔学思想,放在我们民族发展历史的大背景中看,其实不过是上古传统衍生出或者说异化出的一个支流和鲁国地区文化。但由于其尊君抑民、尊卑有序的礼教思想后来迎合了专制君主们的需要,被视为不可或离的控制臣民的得力思想工具,因此其地位被越抬越高,自程朱起更逐渐篡夺并垄断了整个“儒学”的名义,并被视为我国伦理道德规范的权威和象征。但孔子和鲁儒们并没有创造出任何一个新的基本道德伦理概念,而是从礼教观念出发对上古伦理道德传统概念进行了相当一些改造偏离或者说是扭曲变态。相比起来,其实齐文化和《管子》继承上古优秀传统和精神实质要更多一些。而孔子之前的上古典籍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和正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道德伦理规范的源头和正统。
五.孔子思想在当代的作用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有:
1.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我们共产党人为了追求人民的解放洒热血,抛头颅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表现。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结合中国的实情,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终于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红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提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抓改革开放,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即发展就是硬道理。“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无不具有社会痕迹,指导人们的思想,忠于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3.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我们共产党非常注意培养我们社会主事业的接班人,即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接受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对于党干部的提拔与重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从基层做起,了解人民的所需。培养绝对终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当内的腐败想想绝对零容忍。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大力铲除腐败分子:薄熙来,张阳,房祖辉..........等腐败分子落网,说明了我们整治腐败的决心。这就是天人和谐的具体表现。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
1.教育 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再如,重视技术职业教育,品德道德教育都具有中国的特色
2.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特别是在外资企业中建立了党支部,增强了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这就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
3. 政治
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我们也相信台湾会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解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问题即人民参与国家的管理。这就是孔子思想的具体体现。
孔子儒家思想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其所倡导的儒家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对全人类来讲,都具有永恒的价值。我们应当汲取吸收孔子思想精髓,进一步发扬光大,提高人类道德素质,推动世界和平,建立和谐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