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龄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

学龄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

作者: 王盼盼啊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16:47 被阅读0次

最近,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脾气暴躁,子女往往也出现暴躁脾气;另一个因素则是大人过分宠爱孩子导致。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年轻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知识比较欠缺,部分甚至存在空白,一旦孩子出现“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所以,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常会发生一些异常举动,常见的有:

1、攻击行为

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毁坏物品或者大吵大闹的行动,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专家建议,不能随意惩罚这种闹情绪的幼儿,要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对的。

2、反抗行为

宝宝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3、遗尿,咬指甲和吮手指

5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经常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试管婴儿移植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避免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往往是家长自己在发脾气,打骂过头之后,孩子可能不但不会改正错误行为,甚至可能变成一个不怕任何打骂的“皮小孩”。惩罚措施最好是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才为有效。

相关文章

  • 学龄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

    最近,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

  • 学龄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

    最近,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

  • 【西安天佑】多动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有哪些特征?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

  • 不能发脾气的年轻人

    发脾气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后哭叫吵闹的现象。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出现,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更为常见。该行为的发生与儿童的素...

  • 华师行-DAY-10 陈彩琦教授 ADHD 干预

    儿童多动症的定义:儿童多动症(ADHD)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微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 ADHD

    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

  • 一份看了就懂的学龄前儿童饮食营养指南,太有用了!

    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快对营养的需求量大,同时学龄前是儿童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习惯最重要的阶段。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

  • 致幼儿(1)

    幼儿异常现象 1、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

  • 一本绘本,一个游戏帮忙你搞定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与亲密的人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情绪...

  • 读《教出乐观的孩子》

    一、掌控行为是乐观心态的关键 孩子从出生起,就在学习掌控行为。掌控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形成乐观心态的关键。掌控行为的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龄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dv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