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挑灯夜话39之曲周纪事(十二)

挑灯夜话39之曲周纪事(十二)

作者: 邯郸董波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0:56 被阅读0次

    挑灯夜话39之曲周纪事(十二)

    地灵人杰辈辈出

    勤官廉吏百姓福

    曲周可谓地灵之地,既崇尚学习,又崇尚练武,历史上文治武功,皆有人才辈出,除四大尚书及民族英雄李若水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轶事,今撷取三五,以飨读者。

    曲周古代名人,隋唐有程名振、程务挺父子将军。隋朝大业末年(618),程名振在窦建德手下作普乐县令,不久“弃暗投明”,投归了唐高祖李渊,为永宁县令。窦建德大将刘黑闼将“叛贼”程名振的母亲和妻子掳去,说程由窦投李为叛逆不假,但他虏人家家人可谓小人手段,不算什么英雄好汉。二人多战之中,程家人却被刘杀害,程大怒而尽杀刘部,并亲手刀斩刘黑闼,将其头颅祭奠母亲亡灵。后官拜营州长史,封东平郡公转为洺州刺史。又任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东夷都护、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程名振去世,赠封右卫大将军,谥曰“烈”。其子程务挺,年少时即随父征战,勇猛善战,名震三军,遂升为右领卫中郎将,曾在云中战败突厥入侵骑兵六万多。骁勇善战,使敌闻风丧胆敌将伏念闻其名,恐惧万状,遂不战而降。而突厥部落人因屡次受挫,更惧怕他的勇猛,不敢进犯边界。其先后被封为右卫将军,平原郡公,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左御林军、左武卫大将军、单于道安抚大使等职。内史裴炎因不满武则天当权被斩于洛阳都亭,程务挺上书为裴炎辩冤,有人便趁机诬告程务挺,说他与裴炎暗中勾结,图谋犯上。武则天也想趁此机会翦除异己,便决定除掉程务挺,便派左腾扬将军裴绍业将程务挺于军营中问斩,并株连全家。突厥人闻程务挺死,喜出望外,欢宴相庆,但对程务挺却非常敬佩,为其建立祠堂,每次出师征战,必先来此祈祷敬拜。

    霍存、霍彦威父子将军。霍存,洺州曲周人。少年时参加黄巢起义,义军失败,投归朱温(朱温脱离黄巢归唐获赐名全忠,后也未全忠于唐,而篡唐建后梁)。霍存作为将领非常勇敢,尤其精于骑射。其所率领的部队屡出奇兵,收获战功无数。为朱全忠称霸中原、建立后梁立下汗马功劳,后在一次战役中被流矢射死。梁太祖朱全忠甚为惋惜,在检阅骑兵时说,“倘若霍存还活着,哪用我亲自操劳检阅呢!”霍彦威是霍存在战争中掠得的流亡少年,看其骁勇,收为养子,他年十四,便跟随养父霍存征讨,是为少年英雄也。后来梁太祖朱全忠既因霍存更因其智勇双全,十分喜欢他,升为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在密谋杀害梁帝朱友珪政变的斗争中有功,使后梁末位皇帝朱有贞成功登基,自是功劳大大滴,拜为洺州刺史,升邠宁(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邠县,今彬县)节度使。后梁叛将刘知俊出兵进攻邠州,霍彦威固守逾年,每次俘获刘知俊的士兵,必定纵还,刘知俊认为霍彦威有仁者心,于是解围退去。“敌德彦威,不复攻唐。”唐庄宗(李存勖)灭掉梁国,彦威归附后唐,历任要职,并获赐名“李绍真”。他跟随李嗣源征战契丹,后又鼓励李嗣源起兵造反。庄宗死后,他拥李嗣源即位,是为明宗。此时朝廷“内外要事,皆决于霍彦威”。天冬二年被加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位极人臣。第二年病死于任上。明宗“李嗣源闻之涕泣”,下诏“册赠太师、晋国公,谥曰忠武”(在中国古代,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另给他起一个称号,也叫谥号)。

    在这一时期,曲周还有一位将军王清,字去瑕,初在五代时唐朝任宁卫指挥使,后在晋任奉国都虞侯。战功居全军之首,加升检校司徒。在王清跟随杜重威进攻阳城之战中,杜重威拟反,友军宋彦筠撤逃,王清孤军奋战,大战契丹,“无寸刃以益之”全军英勇覆没,王清为国捐躯。后汉高祖刘知远赠王清为太傅。

    说了父子将军,再说说父子进士。明清时期科举鼎盛,人才辈出。被曲周人津津乐道的父子进士是牛山木和牛惟炳,前文“曲周好牌坊”有所提及。牛山木,字子美,嘉靖进士,被任命为山东莱阳知县。当时严嵩是内阁首辅大臣,权倾朝野,且“惟贿是闻”,“独公不应也”。后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口北道兵备副使,驻守代州,对蒙古等游牧部落恩威并施,以至蒙军“无敢出上谷牧马”。后因得罪权贵,“以疑端”,罢官归家,“岁田圃自乐”。其“性慷慨,好施,”,为人慈祥,“见公如坐春风中”,深受群众尊敬。其子牛惟炳,字承庵,万历进士。直言敢谏,连朝廷下旨选三千宫女之事,他也敢上疏阻止。一个“道士”、“真人”,以为皇帝、太后祈福为名,骗了两宫三万两银子,牛维炳上疏戳穿其把戏,并把银子追了回来。史书记载牛维炳“骨鲠”(耿直)。官至徽宁道副使(驻徽州府,治所在安徽省歙县),颇有政声。民间有很多关于他聪敏的传说。比如“牛惟炳捉蝎子,蛰的先生尥蹶子”,说的是他将蝎子捆住放在迂腐的私塾先生椅子上,先生坐而被蛰,奇痛奇痒,俯首看见椅子上的蝎子,旁边还有一字条:“牛惟炳放也”,先生斥牛,牛曰,有此纸条,便证明非我也。牛山木的次子名叫牛维爌,号渠庵,万历丙午科(1605)举人。

    还有祖孙进士,路振飞与路元升。路振飞是四大尚书之一,早有介绍。他的三子路泽农,一直跟着他,虽“负奇才”,但“高才不仕”,没有考取功名。因父亲的声望,在十七岁时被南明隆武皇帝赐名“太平”。后又授锦衣百户,改兵部职方主事,寻转广西按察使佥事,算是官二代。路泽农的三子路元升,字廷彦,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人称“路翰林”。后其父“痰发竟卒”,其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康熙三十一年奉旨祀乡贤。从此再不为官,路氏家族也由盛转衰。

    兄弟进士在曲周历史上有好几对。比如四大尚书之一的陈于陛,其弟陈于阶于万历二年考中进士,官至怀隆兵备、山西副使。

    在清圣祖康熙年间,就出现了两对兄弟进士,他们分别是东街村王邻、王郧兄弟和南马店村的秦扩、秦扬兄弟。其中王氏兄弟还是同年同科考中的,都是康熙庚戌科,这个家族当时该有多荣耀!而他们的三弟王郅,考取了贡生,也是有功名之人。王邻字钦四,初任太平县县令,后任邠州知州等,积劳成疾而辞官。王郧,字文益,十九岁时才开始发奋读书,二十一岁即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不久升任刑部主事、礼部主事,后以“宗伯大夫”的身份出补雷州知府,后辞官。往上找,他们的父亲王体健,虽只是个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却也是当地名士,一代诗人。其祖父王介,是明神宗万历戌午科举人,明末曾任山东东平州知州,属凤凰城传说中半斗米官之内。往下找,王郧的儿子王庭兰,也是举人出身,曾任甘肃省崇信县知县。孙子王今远,是乾隆元年即乾隆丙辰(1736)的进士,先后任山西省垣曲县知县、山东长山县知县、山东东平州知州、济宁州知州等,后厌倦官场,辞职回家。王家几代功名,且多有文、诗留世,便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大家。

    秦氏兄弟的曾祖是明末崇祯年间的太仆寺少卿秦廷奏,曾任宣大巡按,也是书香门第(其子秦珣为顺治甲午科举人,秦璟为顺治年庚子科举人)。这兄弟俩中,哥哥秦扩考中的是康熙甲子科举人,康熙戊辰科进士,曾任山西大同知县、马邑知县,在任知县七年,政绩优异,但积劳成疾逝世于任所。弟弟秦扬考中的是康熙癸酉科举人,康熙癸未科进士。任广东省恩平县知县时“多惠政,祀名宦”。(他们还有个叔伯兄弟秦拨,是康熙壬午科举人。)他们为政清廉,为民勤政,当地史志多有记载。

    清代同治年间,曲周还出了一对武进士兄弟,即武椿、武楹。同治四年(1865年)他们一科同时考中武进士。其中兄长武椿被授予花翎侍卫,任职广西平乐府四品都司。弟弟武楹,考中武进士后没有出仕为官,回归家乡后,乐善好施,成为一方美谈。至今“兄弟同榜进士”牌匾还在南里岳乡炒寨村一村民家中被珍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挑灯夜话39之曲周纪事(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hw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