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司马光因七绝《过洛阳故城》而留下“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千古名句,然而在晚唐时期,诗人许浑也曾经写有一首与洛阳有关的怀古诗作,全诗如下——
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首联“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是说茂盛的庄稼地里夹杂着数不清的野草,往昔人们筑城于此哪里顾得上说声辛劳;“禾黍离离”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化用而来,原作写周王室东迁后旧臣目睹昔日都城倾覆成为荒草一片,寄托故国之思,抒写亡国之痛,许浑也借此抒写一种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不辞劳苦修筑城池宫殿,任其废弃,着实让人痛惜;
颔联“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指的是洛水潺潺向东流淌,城池已非往日模样;自北而来的山势起伏,宫殿楼阁仍旧巍峨高大;既写眼前所见旧城遗址紧邻洛河,又有双关之意,《论语•子罕》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许浑也借身旁的洛水抒发光阴流逝,人世沧桑巨变之感;自隋炀帝时,下令在洛阳旧城以西十八里营建新城,武则天时又加扩展,成为唐代的东都,而旧城就此荒废,诗人站在旧城遗迹上,内心涌起的正是上下千年历史的巨变,蕴含着内心的无限感慨;
颈联“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意思是傍晚的烟云笼罩下,乌鸦乱啼飞向古老的矮城墙上;凄冷的雨中,大雁迷了路,伫立在空旷的城堡里。此处诗人由对千年往事的遥想回到眼前的所见:“暮云”“寒雨”“古堞(城上的矮墙)”“空壕”,画面是何等凄清,于空寂之中,加以几声鸦噪,数点雁影,更添萧条之感。用眼前之衰败,可以悬想往日之繁盛,与李白《越中览古》的“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未有鹧鸪飞”两句相似;
尾联“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是说可惜那位在缑氏山修仙升天的仙人,还在西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上尽情吹笙呢。“缑岭”,即缑氏山,在今天洛阳偃师东南,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于此修仙得道,从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699年武则天赴嵩山封禅,返回时宿于升仙太子庙,有感于王子晋得道升仙的故事,在缑氏山巅创立升仙太子碑,诗人许浑借助这个故事,写出凡夫俗子无法像仙人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人世的变迁之外,只能以一声叹息结局。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他是晚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后来他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有《丁卯集》传世,后人因称“许丁卯”。
正是因为许浑与杜甫相似专攻律诗,堪与“诗圣”共比高,南宋时同样是律诗突出的陆游在《跋许用晦<丁卯集>》里说“许用晦居于丹阳之丁卯桥,故其诗名《丁卯集》,在大中(唐宣宗年号)以后亦可为杰作……”。许浑的怀古律诗《登洛阳故城》《咸阳城东楼》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还擅长在诗作中写“雨”和“水”,后人戏称“许浑千首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