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 文章挺长的。
- 文章当中涉及到的网站、人物、和名词术语之类的,我都会给出相关的链接,方便感兴趣的人了解。
- 使用直角括号「」的目的:我不仅仅是把他们当作中文当中的引号在用,而且对于我想着重强调的词,我也会用,未来可能会尝试加粗和斜体的做法。
- 整个视频共有 13 个部分。我从直播到第二个部分的时候看到直播中断的时候,又在晚些时候将全部视频完整看完。
- 所有引用资料都给出了出处。
- 新浪微博单条微博的链接提取方法:点击微博下面的日期。
- 尽管我是以中文母语的中文使用者,但是我总觉的很多话语法并不是很好,还请各位如果有能力,给我语法上面的帮助,比如某些话怎么写可以更简练,或者指出哪些话写的有歧义。
人物:
有关 Zealer
全名:深圳市载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一点令人奇怪的是在顺为互联网基金的官方网站上,其中的投资项目中,并没有列出 Zealer。同样,也没有列出投资了杀价帮的项目信息。
小引语也是一些题外话
目前各种社交媒体的出现已经可以构成了一个人的名片,就好比某个视频下方的分享链接,有人人网,有 QQ 空间,有新浪微博等等。就目前的微博、微信来看,未来有一个可能的情况就是你在你的名片上印上你的微博 ID,微信二维码,需要联系你直接扫码关注微博加微信就可以了。
因此更多时候,我们想了解一个人的生平,可以查这个人的百度百科,除开国内的政治环境,对于某些政治人物来说「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出入较大,其他的类似「王自如」这类的人物,百度百科会更加详细。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平时是怎样的,那就要感谢微博了。尽管存在「助理」或者「团队」来帮助明星或者名人打理他们微博的可能,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愿意相信这些明星或者名人的微博都是他们自己发的,因为那些微博内容有他们平时的自拍照,有他们吃的东西,有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与朋友的互动。于是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如此真实,就类似于「爸爸去哪儿」「明星跳水」之类的节目一样,曾经那些神秘的、高高在上的明星们,已经开始娱乐大众了。
很多人有「微博不行了」的看法,在这场争论中,我始终在关注新浪的热门话题,来看各种网友的看法。除开微博,或者时光倒流几年,除非某些媒体提供一些场所,我想象不到有一个地方,可以供人们自由的发言。尽管两个 # 号的设置相比于 Twitter 有不便之处,但是因为这个话题,可以让人们打几个字就自动将他们的微博加入了一个无形的大版块中。所以相比于优酷那个莫名其妙的直播右边飞快向下滚动的留言,我更喜欢看微博上大家的评论,和评论的质量无关。
尽管两个 # 的做法有不便之处,但是这种无形之间将自己的话加入到一个大的板块中的方法仍然十分快捷,试想如果简书推出了类似的话题功能,那么就不需要编辑来手动建立专题,再将人们写的文章加入到专题之中了。
我其实很感谢罗永浩,毕竟是他发起了这样一个「活动」。在这之前,两个人因为一些看法的不同,而公开直播辩论的情况可能有,但是影响力没有这么大。
在这之前,老罗锤子手机 Smartisan T1 的发布会也是直播,小米已经进入这个市场几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小米的产品发布会也不是直播的,而老罗的产品发布会做到了。是不是因为小米还没有能力做一场直播的发布会?显然不是,我认为这是和领导人的性格有关的。而做一场直播的发布会真就那么必须吗?也不是,但是对于直播来说,这种没有剪辑完全真实的感觉,是给我的第一印象。
此文目的
那么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俗话说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我不是内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知道我自己很容易陷入看热闹的情况,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也不利于学到东西,或者形成一个严谨、逻辑强的性格。因此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写一些我认为我学到的东西,以及我的一些感想,从而奢求能够固化些什么。
谁输谁赢?
如果说成年人不看对错,只讲利弊来说的话,我个人认为罗永浩完整的表达了他自己的意见,在这场对质当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同时,朋友在朋友圈的一条状态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贴出状态经过了他的同意):
我们经常看到对中国人的两种批评,一种说中国人的思维是非黑即白,一种则说中国人擅长辩证法,凡事总谈两面性,从而模糊问题。哪一种是真实的?
@羽依----轻舞飞扬
如果说中国人的思维是非黑即白,那么「不看对错,只讲利弊」这句话就是一种非黑即白。如果说中国人的思维是辩证法,那么显然既要分对错,也要看利弊。从对错来讲,王自如带领团队做手机测评,罗永浩从英语学校出来做手机这两件事儿都没法论对错,因为是他们的主观选择,而且合理合法,别人可以评论,但无权干涉。但是,王自如通过由非法渠道得来的赃物手机配件给人修手机这件事儿,是错的。因为法律不允许。可是法律就合理吗?从道德上来讲,这事儿也是不道德的,如果法律是道德的高度集中和规范,那么这条法律我认为合理。
是不是辩论?
看到有网友评论今晚罗永浩和王自如的辩论:你们意识到了吗?这是中国人经历过的最接近总统电视辩论的一次直播。
@假装在纽约
这条微博看起来让人们很兴奋,我想很多人兴奋的一点就是,在中国大陆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种面对面的质疑方式,而类似的方式在国外早就已经见怪不怪,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是总统或者主席的辩论,一定不会像他们俩这样,需要按照一些成熟的规则,比如罗伯特议事规则之类的来进行,这样能保证效率,也能保证有效性。
两个人坐在一个房间里面,面对面,是不是辩论?
那么除了微博,另外一个我主要浏览大家看法的主战场就是知乎,而知乎上有很多人说到了「辩论」这个词。从一开始罗永浩提出来的说法就不是「辩论」,而是「对质」,优酷给两人直播取得题目也是「对决」这类的词,所以根本没辩论什么事儿。
很多人说应该有一个主持人,这样才能保证辩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再一次,这根本就不是辩论,而是两人就某些问题进行正面的对抗质疑,而罗永浩先发起这个,我个人认为是借助自身影响力来让优酷提供场地,并且提供直播的条件。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倘若王自如不答应,那么我们也看不到这样一场意义深远的「对质」,但是不答应的话,恐怕王自如就不是「问心无愧」了。
罗永浩在早期的发起微博上,并没有指出这是辩论,可是在去网优酷的路上发的那条长微博,却提到了辩论这个词。很多人以为辩论就一定要像大学辩论会那样,有主持人,有立论,自由辩论,结论等等的流程,然后就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彼此煞有介事的春香舌战,然而这个词的定义是十分宽泛的,因此我认为两个人这样的形式可以说是对质,但不是普遍人认为意义上的辩论。所以在这个角度上,尽管我很佩服靠自身知识来给大家科普议事规则和辩论技巧的人们,但是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些。
所以我个人认为,谈讲话的技巧可以,逻辑可以,发声技巧可以,证据准备可以,但是非得说这是什么辩论,不符合罗伯特议事规则,需要加一个主持人来维持秩序,就不合适了。因为一开始两个人商量好的就是当面对质,不需要其他人,优酷作为第三方,提供场地,提供直播条件供大家观看。
关于「对质」这一点我很认同知乎上� cOMMANDO 在问题「王自如和罗永浩的论战有什么亮点?」下的回答:
本次辩论的规则设置是不合理的,缺乏主持人,缺乏控场(让双方通畅表达意见)的控制。这种流程辩论,俩人一起说,不抢话不叫有教养,叫没能力(换句话说抢话不叫没教养,叫特别能打)。王自如并非不想抢(实际上他一直在抢话),而是大多数时间抢不过。
他说到了「辩论」这个词,在他回答的开头,「辩论」是加了引号的,而后来的回答没有加,因此我认为他也是知道这根本就不是辩论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我看到了一些评论,说罗永浩之前是英语老师,说话会用胸腔共鸣,因此听起来洪亮许多,而王自如只是在用嘴说话,喉咙发声音,并没有辅助的发声方法,所以但从说话这方面说,会处于弱势。
这方面由于我没有接触过美声,甚至没有接触过发声训练,因此凭借我的耳朵,我是听不出来罗永浩说话有没有加上胸腔共鸣的。但是从个人的直观来看,我认为罗永浩说说话掷地有声,比较慢,清晰一些。而在我观看他们俩视频的时候,即便不用 1.5 倍速,正常的速度,王自如的语速也是相当的快,有些词的发音属于口语当中的吞音或者模糊掉了。
同时这样的「对质」,需要抢话来给自己争取时间,对于看没看清老罗的真正目的这点先暂且不说,你要是想证明你视频中提到的问题是没错的,那你就需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
可以看到王自如也是经过了准备的,我不能说他准备的不够充分,虽然主观判断上来说好像罗永浩准备的更充分一些,但是王自如同样也有很多资料,而且身后还有两个大箱子放着,还摆着几个锤子手机的盒子放在地上。从开始到最后,那两个大箱子始终是迷一样的存在,没有打开,没有派上用场。那么就这场对质来说,虽然王自如抢不过对方,可是自己准备的全部资料,并没有充分的使用。就好比失败了,说自己尽力了不后悔,可是现在他没尽力。
在他之后的表现中,除了放出了所谓的摩尔实验室出具的锤子手机 T1 的跌落报告以外(当然这个报告有很多问题),还在晚些时候发出了锤子手机内部应用商店的很多程序为盗版的指责。这个很明显,确实那些程序都是盗版,罗永浩没有就这点给出回应,他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他之前的表现来看,我并不认为他是蓄意这么做的;
- 他手机所有的第三方绘制图标,都给出了作者的名称和相关个人信息,比如个人主页等等。
- 他在锤子手机 Smartisan T1 的发布会上的开场歌曲,是经过合法途径购买的正式版权,在开场由于时间耽搁问题而多非法播放的两首歌曲,也在开头给予了说明和致歉。
- 他之前的「老罗英语培训」,电脑所用软件,无论是 Windows 还是苹果一系列软件,全部都是正版。
- 他在网上晒的图,iTunes 曲酷,里面的歌曲都是正版。
以上这些,是我认为就目前来说,他手机上应用商店的程序虽确是盗版,但他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原因。
关于抢话
在王自如「抢话」的方面,尤其是在说到「深圳华强北」相关「灰色产业链」的时候,他抢话非常明显。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明显的打断,意在提醒老罗不要说出行业的真实内幕,但是最终他没有做到,老罗曝出了这个行业的真实内幕。之前也有人爆料过这个内幕,但是处于小范围,接触和了解的人不多,而这次「对质」影响很大,相信这也是普通消费者的一个好处,他们至少了解了一些这个行业不为普通人所知的一些信息,即便很少。
有人说罗永浩这样把私人谈话暴露出来的做法很不对,还有人说罗永浩这样暴露行业内幕的做法很无耻。
先说行业内幕,罗永浩自己在锤子手机发布会上说道,我进入一个行业往往是搅局者,会把行业内幕和行业陋习都给暴露出来。那么他这样的行为可能确实是损害了同行的利益,正如郭德纲所说,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之后的话也是大白话,想想也是,修手表的能恨修自行车的么。如果说他因为指出同行的不对,而招致仇恨,那么至少可以说他做了一件正义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儿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究竟是不是一件道德低下,无耻的事情?我认为不是,因为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儿,你知道了原先不知道的,你知道了那些你曾经修手机的时候所谓的「原厂配件」,其实是小偷的赃物之类的信息。可能你的手机已经修完了,但是你起码会明白你助纣为虐过,和之前用盗版后来洗白了一样。
再说私人谈话,两个人已经撕破脸了,那么撕破脸了之后发生的事情,是无法预计的,因为这是现实的生活,残酷性不用多说。那么我和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朋友就问我,假如我说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告诉完了之后跟你说不要跟别人说,之后你不小心说漏嘴了,你说这事儿怪谁?
他接着说,我在告诉你这个秘密的同时,就应该考虑到你有可能会泄漏这个秘密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我关注自己的嘴,谁都不说,那就自己承担保守这份秘密的责任,现在我告诉了你,是我的自愿行为,可是你并没有帮我保守这份秘密的责任和义务,除非你有什么把柄在我手里,我以此来要挟你说不能说出去,可是这样的话岂不成了我们一人掌握着一个对方的把柄,谁也要挟不成了对方吗?然而,就算你答应帮我保守这个秘密,你也不可能完全保证将来是不是有说漏嘴的可能性,因为有些人虽然非常谨慎,但是人都是有弱点和命门这类所在的,你有可能在喝醉了酒之后非常高兴,就说出来了这个秘密,第二天早上醒来却一无所知,也有可能被另外一个人所胁迫,被迫说出了这个秘密,这样看来,责任和归咎还是应该归到吐露秘密的这个人身上,谁让你说出去呢?那么对于秘密的告知者,能做的应该就是,这个秘密前部牵涉到我们共同的朋友,或者某些共同利益,如果牵扯,那么我宁愿不知道,如果不牵扯,那么我就当你给我倾诉,但是你自己考虑清楚,因为我可以承诺我可以替你保守这个秘密,但是不能承诺我将来是不是有说漏嘴,或者因为触及到了我自身的利益,被迫要说出你这个秘密的可能,所以还是请你三思而后行。所以那句老话很重要,知道太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说做人的谨慎,并不一定是知道秘密之后不会说出去的谨慎,而是在知道这个秘密之前,就谨慎的想好一旦别人说了这个秘密给自己之后,可能招致的后果。
假设王自如对老罗在电话当中毫无顾及,和盘托出了手机配件灰色地带这个真相,那么老罗说出去了,是应该怪老罗吗?还有,老罗有没有可能在王自如告诉他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儿的内幕?我个人认为那些国产手机的厂商老板,应该都知道苹果配件这件事儿其中的道道。我认为苹果也是知道的,只是他们没管这件事儿罢了。再阴谋论一点,在央视想要引导一个对苹果不利的舆论情况下,苹果可能根本不想就这点来麻烦中国政府,因为要麻烦中国政府,势必要做一些以牺牲违背自己价值观前提的事情。
还有一些想法,在我文章下面和 @原来先生 的评论对话中,我也提到了一些,还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有人说,罗永浩会被深圳的黑社会找麻烦,这很可能,因为他几乎完整的暴露了这个行业的内幕,在这之前,人们的种种猜测是和黑社会挂不上钩的。而这件事情曝出来了之后,即便在短时间之内,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却大大增加继续这么干的风险。比如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里,竟然有所谓黑社会的存在?这件事儿怪谁会牵扯到政治我今天在这里不讲,但是深圳当局或者公安局会不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开展打黑的行动,来打击黑社会的生存空间?那么黑社会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生存成了问题,冤有头债有主,谁说的找谁,罗永浩自然有受到危险的可能。
其次,工商局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在苹果公司没有采取行动之前,这些所谓打着「原厂配件」旗号的机构,给人们大张旗鼓的修手机,算不算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即便他们最终给消费者保质保量物美价廉的修好了手机,但是这些零配件仍然不是「原厂」的,不符合他们的宣传。其次后来罗永浩已经开始普法了,这件事儿本质上就是帮小偷销赃,属于售卖赃物,因为东西是偷来的或者用高压的方式「合理」「抢」来的。因此涉及到了刑事问题。
在 Zealer Fix 出现之后,我就对「苹果原厂配件」这一点产生了质疑,因为我自己是知道除非一种情况以外,是不可能有原厂配件的。这里配件分为两种,比如充电器和数据线,这个在苹果官方网站商城里面是提供的,顾客可以购买,那么如果顾客选择在你这里修手机,顺便要数据线充电器之类的东西,你们可以代为购买,如果你要说是原厂配件,那么自然要附上官网购买的收据和发票了。
另外一种是类似屏幕、玻璃、液晶面板、主板这类的配件。那么这类的配件苹果官网的商城里面是没有出售的,目前可以接触到原厂配件的维修方式就是去苹果授权的维修点,或者官方旗舰店里面维修。但是合理的方式又包括了你可以路边小摊或者普通维修门店维修。这里罗永浩说得就比较正确了,很多人都在挣这个灰色的钱,但是王自如挣着这个钱然后挣着眼睛说瞎话标榜自己清高,第一我认为不地道,第二我认为虚假。
我也看了几年王自如做的视频,很早之前他弹吉他的那个视频还有给 Mac 光驱改硬盘的视频我也看过。后来他开始做起来评测之后,尤其是进入到 Zealer 阶段,我就觉得他的视频有一种「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感觉。事实上我不想揣测他人,但是可以给出大但假设,喜欢看他视频的人,并且觉得他讲的很对的人,大多都看不懂。这只是我的一个大胆假设,因为他的视频受众当中肯定有高手,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好比对牛弹琴,每个人看测评视频的目的不同,我的想法可能就是说我对科技、电子产品感兴趣,你这边儿正好做,那我来看一下,那么对于某一款手机来说,你说了这么多,只要告诉我这款产品哪里好哪里不好就可以了。你说了一对专业术语,包括不同屏幕像素排列之类的东西,我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不具备这类的专业知识,那么你说这些,排除卖弄故意显得高端的嫌疑,对我又有什么帮助呢?你在分析 AMOLED 和 TFT 屏幕的区别,可是我只想知道这款手机和另外一款手机相比哪个屏幕好?何况我又怎么知道你说的就一定对呢?事实上我对于他的不信任,和老罗拆穿王自如的真正面目也有一定关系。
还有 Zealer Ask 上那些问答,都相当专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可以学习的途径,因为就我来说,要想由不懂变成懂,只能靠自己慢慢的学,要么就拜个师傅让他领进门,但之后还是要自己修行。但是我的一个疑问就是,Zealer Ask 上的那些所谓的专业回答,有没有可能在相对专业的人士看来根本就是不对的、谬以千里的答案(「伪科学」)?
关于对比的问题
首先我有个问题,王自如一次性买了 50 台锤子手机,这是怎么做到的?目前每个 Smartisan 账号只能购买 3 部锤子手机,这还是在锤子手机目前产能仍然不是处于一个很好的状态下,而且还需要排队。那么为什么王自如这个人,或者这个团队,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从王自如答应要约 8.12.2014,到 8.25.2014 Zealer 晒出 50 台机器照片这半个月的时间),拿到 50 台锤子手机的现货?
另外,在 8 月 29 日 36Kr 的这篇文章开头,写到了说:
从 8 月 12 日罗永浩在微博上隔空向王自如“约架”,到 27 号晚上两人公开辩论前,王自如和他的团队花了五天时间买到了 51 台锤子手机,把视频中涉及的测试复盘了一遍,团队一起熬了好几个夜。
如果这篇文章说得是真的,那么王自如团队不仅仅是在半个月之内,而是在仅仅 5 天之内,就拿到了这 50 台量产机。
我能想到的有这么几种可能;
- 王自如团队注册了 17 个 Smartisan 账户,然后总共买 50 部,经过排队在半个月 15 天之内全部收到。
- 王自如通过收购其他网友的购买资格,或者说收购优先购买资格快速收集到了这批机器。
- 罗永浩授权给王自如可以快速得到这批机器。
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重要,因为普通的消费者买就得排队等,无论发货快不快,而王自如和他的团队想买,却可以很快就买到。之后的对质视频里面,罗永浩也问道为什么要买 50 台我们的手机,这话好像给我的感觉是他不知道这件事儿似的,然而我要问罗永浩是真不知道这件事儿,还是他其实授权了快速给 50 台锤子到王自如那里?
再来,王自如用两台 Nexus 5 对比两台锤子,之后又买了 50 台锤子来加大对比的可信度,那么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再买 50 台 Nexus,来做一个完整的对照试验,而不能只单独增加试验组或者对照组的样本数量。另外罗永浩提出的 50 台就是对的这个数量是怎么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很对,本身这个标准是由他们自己定的,但是这个标准的得出是一个黑盒子,外面看不到里面,只有他们自己能打开盒子的人知道,然后就导出了这么个结论,和王自如的视频一样看着很专业但说不定专业人士一看就是瞎说一样。王自如要进行抽样调查可以,但是应该公布调查方法,这样的话如果普通的消费者想要验证或者还原的话,是可以如法炮制自己还原的。
尽管 Zealer 声称他们这套体系正在申请专利,但是应该是还没有申请成功,因为我并没有查到任何属于 Zealer 已经成文的专利。而锤子科技的一系列专利是可以查到的。
同时,你的这一套方法是结合了消费者的体验在里面的,这一方面如果你要申请专利那么在申请之前理应保密,但是具体的方法应该公布,因为你已经做测评很长时间了,在这之前都显示的很专业,但是并不能让观众自我还原,也没法了解原理和根本。事实上在之前煮机网的质疑当中已经显示了,Zealer 自己对于标准的定义是很模糊的。
我在 Zealer 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任何看到他们的「标准」是如何定义的说明。
关于独立、客观、第三方
王自如在 Zealer 2.0 的发布会上提到,任何投资公司不可以派人在其单位内工作,这明显是一个霸王条约,我的看法是,别人给某个单位投资了,那么派一个人进行监管资金流向是完全正当的,好比古代的账房先生,是当家的派的,但是老板可能是他雇的一个人,是职业经理人。而 Zealer 说他们是第一家敢这么做的,我只想问凭什么?中国目前确实没有类似你们这样一个名声这么大的团队在做测评这件事儿,可是测评也有很多小团队或者网站,他们只是没有你名声这么大罢了,那么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自信和条件,让人们不能派人到你们企业工作?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你们该如何解释资金的流向,你们该如何解释资金存放位置,你们该如何解释我投给你们的资金到底帮助你们提升了什么?王自如团队这样做,是不是有那么一些我要当大哥,跟着我混有好果子吃,逆我者亡的感觉?
第三方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很模糊很冲突的概念,因为罗永浩给出了一个第三方的定义,说如果有三方,一方是消费者,一方是手机厂商,那么手机评测机构可以说作为第三方。那么很显然,那些卖手机的商家,可以归类为渠道了。王自如承认罗永浩提的第三方这个概念。但是他又说到了他们这个机构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是要帮助消费者提升体验的。
我的疑问是这样的,你是一个第三方的机构,处于一个中立地带,然而你又是帮助消费者的,那么难道你不是站在消费者这边的吗?你搞手机评测是给谁看的?如果你是第三方,那么你不应该只给消费者看,还要给手机厂家看,这样勉强符合第三方的定义,因为其余的两方是消费者和厂家,然而王自如说就是给消费者看的,那么这第三方仅仅从这个方面就变成了两方,即消费者、Zealer 和另外一方手机厂家。
但是,同时 Zealer 又搞收费的咨询服务,无论是不是软件方面的,Zealer 都不符合第三方的定位,而是分别的参与到了这两方当中。
谈到独立,应该说可以独立盈利的机构,但是独立是不是可以接受投资,或者宽泛点说,接受别人的帮助,当然可以。就普通的人来讲,一些事情做不到,在别人的帮助下做到了或者做的更好,难道就可以说这个人是不独立的嘛?显然不能,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可能是这个人在某个方面可能根本不了解,因此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在他擅长的领域他独立做事的能力很强。而且现在团队精神很重要,难道互相帮忙,互相扶持着做事儿,都要被责备成他们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那么 Zealer 显然是可以接受投资的,但是他们有盈利嘛?他们可以说现在是一家营利的机构,但是营利到现在还没有盈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营利」和「盈利」的区别。那么在他们还没有盈利的情况下,Zealer 是不独立的。
说到客观,其实谈到了审计的一些东西,王自如的团队接受的投资,全部都是利益相关的企业,都是手机行业,这就明显的说明了他们根本不可能保持客观。因为客观不是说说就行的,也不是王自如在发布会上说到的靠我们的价值观。这些东西你说可以,别人当然也可以信,但是事实上这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公信力的。我要去你的单位进行审计,但是我的妹妹就是你们单位的老板。那么如果我出具了没有意见的审计报告,马上会有人出来质疑,说你是利益相关方啊,理由很简单,你和被审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私人关系。那么我说我自己有崇高的理想主义,有正确的价值观,我妹妹单位确实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请你不要再质疑了。但是归根结底,这事儿办得就是不地道,因为根本就不该这么办。
所以实际上可能我妹妹的单位真的没什么问题,换别的单位来审计同样会出具无意见的报告,但是因为我有私人关系,所以失去了可信度。但是有人会问,假如你发现了问题呢?假如你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你妹妹的单位有问题,这样就能摆脱我的嫌疑了嘛?同样不能。比如,我可能是这么想的,我自己查我妹妹的公司,他们公司有问题,我大义灭亲查出来了,别人就不能说什么了。但是谁又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商量好的结果呢?说不定两人约定好了就是让你来,没有问题也得查出问题来,以实现一些其他的目的。所以无论审计报告是好是坏,只要牵扯到了私人关系,有了利益相关,公信力,可信度,马上就荡然无存了。
结尾
@西区电台写的这篇文章,简明扼要的提到了老罗关于对质的动机,值得一看。
时间会继续发酵,我在这场对质当中复习了一下该怎么做对照试验,以及审计当中如何保持独立和客观,还有学习到了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一些相关知识。另外,我想说一下对于微博、知乎、和简书这三个地方的看法。可以明显看出,微博上的很多看法,都是以段子为主,没什么营养含量,而且阐述和解释性的文章也比较少,一方面本身囿于 140 字的限制,另外一方面长微博并不是适合阅读和推广的形式,再一方面大量的用户是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心态来看这件事儿的。对于知乎,仍然贡献了很多高质量的,分析明确、立场独到的答案,但是后面很多答案仍然偏娱乐,偏主观、片面,不能说营养降低了,而是确实出现了「贴吧化」的现象。对于简书来说,基本上所有讨论这件事儿的所有人写的文章,都超过了 2000 字,无论语言是否罗嗦,条例是否清晰,可以说都比前两家贡献了更高质量的观点。我乐观的判断和期盼,简书将成为人们思想前沿和交流讨论的一个主战场,因为简书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实力。
文章写了到这,仍然有很多纰漏和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多多斧正批评为上。
网友评论
自如还是有些年轻,但事情的进展确实显得老罗有些没大将风度,比较“狰狞”。他其实最大的敌人是雷军,我个人觉得这种技术出身的CEO比较酷。作为一个公司的大佬,这么凶狠的撕逼比较难看,不过也说明老罗有些异于常人。
我比较喜欢上微博和简书,一个是“快”,一个是“净”。
关于第四点,我和我的一个朋友其实是演艺过的;比如说我俩合伙干一个走私香烟的买卖。但是因为分利不均我俩产生了分歧,还没有到撕破脸的程度。我退出合作,说你自己干吧,老子不干了,但是你要给我一笔钱,然后他给了,我们算作和平分手。在这之后他越想越不爽,想要回那笔钱,于是我们就撕破脸了,互相叫嚣着,「别以为你他妈那点破事儿我不知道」。终于,他气不忿的在某次饭局上将我们合作走私香烟的具体细节完全暴露了出来,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于是我们两个纷纷落网,那么我们都有犯罪的事实,但是他因为完整的暴露出了我在这走私生意中具体技术细节,从而得到了从轻发落的处理。但是这个情况是两个朋友,而罗永浩和王自如是因为触及到了利益问题。其实他们也不算完全的对手,一个是卖自行车的,一个是自诩修车师傅声称可以判断车子好坏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卖自行车的指责你这个修车的是勾结黑社会来修车,而修车人的黑社会内幕其实无论是否是他亲自告知,都是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查到的。
另外谢谢您给我提醒。
2、因为和王自如利益冲突,然后拿王自如曾经给他说的事抖出来,他目的是为了公司利益也好为自己也好,我也认为没啥(尽管他标榜自己道德水准爆表,以前不是敌人,他道德洁癖可以双重标准);
3、华强北目前与锤子科技有利益冲突?(目前不明)但如果没有利益冲突,抖出华强北只是为了搞臭王自如,华强北真是躺着也中枪。
4、你没明白我说的,我说的是:这种私底下谈话记账本的“朋友”(当然,老罗不承认他们是朋友了),你喜欢有这种作风的人是你的权力,我但愿你今后遇到还是不遇到这种私底下记私账准备着等闹矛盾了给你一刀的朋友呢?——其实我只是提个醒,随你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