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89017/c688f39d2b6499d7.jpg)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始的自己,人最本能的部分,包含着人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目的就是求得生存,繁衍后代,获得舒适快乐,这部分是不需要经过大脑考虑的。通常刚出生的小孩子就完全处在本我状态,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只管饿了吃,困了睡,不爽了哭,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是在现实生活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是为了满足机体的“本我”的需要,根据现实的外部世界的状况,在不伤害自已的前提下,做出的最合适的举止行为。通常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思考,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处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对立和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从小父母,学校和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还有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等等形成。主要是监督,批判和管束自已的行为,抑制本我的冲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维护自我理想,特点是追求完美,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
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所发展的比例和成熟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具体的事情的理解和认识也不一样,所呈现的状态也会不一样。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特别的情绪化,对外在的人际关系中,一言不和就吵,一点要求没满足就会和你闹,有时会让人很不舒服。这种情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学会克制内心的冲动,也没有学会延迟满足内心的需求,这就属于本我发展得比较多的人。显然这种人让自已爽了,却让别人不爽。对内也就是在和自已独处时,时常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也不管现实的状况能不能做。如果不能做就会特别的不开心,非常难过失落,不会排解自己糟糕的心情。这让我想到几年前看到的一本书《象与骑象人》,人的心理,有一部分就如桀骜不训的大象,这就是本我,而要不成为情绪人和让别人不爽的人,我们必须学会训服我们内心的大象,让它保持本我的驱动力,又不要太任性。这需要我们根据现实中的可能性,训练本我不那么冲动,发展超我,平衡本我。进行自我对话,自我说服,自我教育,从而管理好自已。
还有一种人,在对外在的人际关系中,见谁都唯唯诺诺,领导让做什么都说好好好,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要花费多少时间,是不是自己该做的。这种人往往生活得较累,有时还会很压抑,长此以往不注意调整自己甚至还会产生心理疾病,这种是属于超我发展的较多,压抑自我的人,这种人是尽让自己不爽而让别人爽的人。对内和自己相处时,如果做了一些稍越常规的事儿,内心里就会对自己横加指责,心生内疚,后悔莫及,甚至有时会因为做了这件事而内心很不安。内心里有两个我总是在吵架或是对话,活得很纠结,甚或为了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这些都是超我太强大的表现。这时就需要我们适当地让自已的本我释放一些,让本我有力量一些,发发小脾气,提提小要求,让内心获得本能的快乐和满足,这样会让人的身心更愉悦一些,不至于活得太压抑和纠结。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能够平衡好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而且能发展出很强大的自我,足够应付生活中发生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既能满足本我的欲望的满足,又能经得住超我的检验。既能让别人舒服也能让自己舒服。那怎样才能保持平衡,维持心理健康呢,这就需要经常锻炼我们的自我,让他变得强大,既有能力应对本我的冲动,又有能力和超我进行对话。这样自我才能成为本我和超我的调和者,能根据现实情况来调整如何实施具体的行为。要保持心理的平衡,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智慧的提升,以及积极应对的方式,有时候还需要发展出很多的心理策略。
![](https://img.haomeiwen.com/i3589017/5cf15b95fb939524.jpg)
这些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希望对理解人的内心的心理状态有一些帮助,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平衡好自己的本我和超我,并且有强大的自我,活得健康快乐,不做情绪人,活得不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