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叙事2014】2014年,我在探索的路上继续前行
提交人:牧羊箫
主题帖:http://bbs.eduol.cn/thread-1131716-1-1.html
时间的车轮终于驶向了岁末,俯首拾起零星的岁月,2014年,对于我确实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向我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也让我感受到了现实推进的艰难。
这一年的年度叙事,我将分以下几个部分:我的网师生活,我的教室,课堂实践及总结与计划。
一、 我的网师生活
在2013年之后,我认识到自己成长和网师学习需要和自己的教室联系的更紧密些。如果说,自己在这几年的学习中逐步明晰了很多核心的教育词汇,逐步对教室和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么这些理论却没有在我的教室里开花,没有能够成为我融入教室的武器。
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14年的上半年,我选修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我希望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更够尽快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让自己的教室更为润泽。
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我的教育观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以前我总认为要克服孩子们的惰性,必须给他们上上紧箍咒,这样他们才能够去学习。而苏氏关于两套大纲的理论,以及智力发展的教育学循环,让我从深层次理解了学习的过程,认识到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智力背景的重要性。只有经过足够的积累,才能够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提供充足的量变背景,才能让学生学习更轻松。
自从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我开始明白要想改变学生基础差的现状,必须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工作做细,只有在不断地改进训练中学生才能够不断经历学习的“循环”,才能够慢慢地进步。
下半年,我选修了《完美教室》课程。希望自己能够加深对教室文化的理解。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教室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而更直接的感受是来自于,种子培训群中很多榜样教师的介绍。
二、 新教育学习
至此,在网师中,操作层面的课程我快选修完了(就剩下文本解读了),虽然大部分的实验对我来说还很陌生。以后的学习将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把内化并应用于教室的时候了。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新教育,尽快在自己的课堂中开展实验,暑假期间,我很荣幸地申请并加入了新教育种子教师队伍,并成为第七届种子教师中的一员。自成为种子教师后,我努力参加项目群的各种培训活动。
在整个学期中,我学到了很多种子教师的先进做法。如果说前面网师的学习让我感受到的是浪漫的魅力,那么这些培训活动却让我们感受到精确的效果。
这里有图书漂流制度,有完美教室课程的完整设计,有各式各样的异彩纷呈的课程,有各年级老师对于阅读的探索……
在网师的专业成长的基础上,我感受到了共读的操作细则,晨诵的具体操作,完善教室的设计,童话剧的安排、每月一事的意义……它向我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感到以前学习的理念是如何在实践中开花结果的。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可以把以前学到的一些名词如晨诵、共读、童话剧等新教育核心词汇与教室的实践进行联系,我开始明白这些词语背后的教育意义,明白它们所应该肩负的使命。
如果说网师的两年学习让我实现了新教育理念上的初步成长,那么种子培训的这半年可以说是打通我的思想与教室的开端,藉此,我将开展我的教室探索之旅。
当然这也不是说,这些培训就解决了我的所有的教室的实践问题,一则讲座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小学老师,很多内容或者方式可能非常适合小孩子,对于初中孩子来说就需要一定的调整和更换,再则,一个课程,一种实践从明晰操作方法,到实践还需要准备材料,课程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这些也是我们需要自己去面对的。
到现在,我对于晨诵、共读的操作已经明晰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到教室中去实践,然后根据实践的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计划和活动,以便使得这些行动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这一年的阅读中,我以网师课程学习为基础读书。另外为了积累一定程度的阅读书籍,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今年我读了一些小说。具体数目如下:《汪洋中的一条船》《孩子的早期阅读课》《男生贾里全传》《挪威的森林》《家长教育学》《拿破仑传》《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56号教室的奇迹》《杀死一只知更鸟》《猫城记》《城南旧事》《纳尼亚王国传奇》(1——3)《喜阅读出好孩子》《批判性思维》《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学》《柳林风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秘密花园》《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骆驼祥子》《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读的小说居多,理论性书籍很少。这主要是自己懒惰,不能够深入进去,有几本书最后读着读着不了了之。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讲,这一年来是没有什么进步的。知性阅读也没能够成为我的生活习惯。这样只是漂浮于表面的阅读方式显然很难实现快速的成长。未来的一年当中必须要改变这种无序的状态,要有所规划。
首先在理论学习阅读上,应该每两个月至少知性阅读一本理论书籍甚至一个月一本。
然后每个月读一到两本小说。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也会有一个不小的收获
三、课堂实践
这一年,在学习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我在不断推动着教室的实验开展。这既包括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实施,也包括其他的教室实验的开展。下面我就从晨诵、共读以及课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晨诵
上半年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农历课程,当时我对晨诵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只是在网上搜集到绛县在约十年前(大约,记不太清了,反正很早了)开发的农历课程课件。那些课件制作的很好。我拿来稍稍整理了一下就用了。
虽然诵读时也有提示,但是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诗歌的美,更不用说打通自己的生活与诗歌的联系了。而且有一些错别字,有时学生指出来,甚至还不能修改(照片模式)。为了更好地运用,也为以后的实验积累材料,我专门找了个时间,对每个课件进行了校对,修改了不对应以及错别字。后来我用把它们制作成可以修改的PPT。
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与诗歌的距离,学生的读也是停留在读诗歌的层面,根本无法深入。就在这不断的彷徨和迷惘中,春天课程结束了。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我没有开始夏天课程。我准备自己下功夫解决秋天课程,然后秋天再开始。这样我除了做前面的修改工作以外,我又对这些诗歌进行研读,弄清楚诗歌所蕴含的意蕴,等着一切都准备好后,秋天我又开始了。
刚开始也还是那样,但是由于我自己明白了,我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去体味去读,慢慢地我也总结出一个规律:诗歌短的,可以让他们选择最能读出情感的句子,体验区读,这样各个击破。诗歌长的可以选择几句,一句一句击破。在练读的过程后,节奏、轻重缓急的引导和指导必不可少,有时甚至需要示范。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感觉渐渐出来了,很多同学能够自己去尝试体验了,经过一个阶段,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来了。
但是秋季课程很快就结束了。这次的实验很令我满意,毕竟我们已经上路,虽然走得坎坷,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后来通过学习我明白课程最好要与学生面临的当下问题相联系,要与学生的成长相联系,而这些都是我现在的能力和条件所无法达到的。由于冬季的资料我还没准备好,所以没有贸然开始。
共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下面谈谈我们的共读,实际上关于共读我早有了解,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操作。以前做过《夏洛的网》,学生读完我们上了一节主题课,主要谈论友谊和帮助他人的问题。但是效果并不好,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下学期,我们共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我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读。但是每次我统计进度,都没有完成一大半。一个月后,我开始讲主题课,才仔细了解,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读完,甚至都没怎么读。
思考再三,可能与我们没有阅读课有关。(这个学期加上两节作文才5节课,我没有拿出时间阅读)我就找出了一节阅读课。又准备并督促了一个月,好歹大部分学生都读完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把描写知更鸟、阿迪克斯、司各特的语句都摘录下来,准备好放到幻灯片中,我希望能够和没有读认真的学生一起回顾,唤起他们的阅读感受。
但是真正上阅读课时,他们根本没感觉,对于我摘录的语句也反映平淡。最终虽然比第一次好很多,勉强结束,但是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如果就这样的程度而言,感觉共读的意义并不大。接着我并没有急于开展第二本书的共读。只是让他们准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和《骆驼祥子》。
直到在种子项目群中听了河南麦子老师的讲座以后,才明白我的共读出现得问题。
以前我以为,初中课程紧张(我们才三节课),再加上书籍的篇幅长,而且初中生的识字能力有一定基础,所以没必要用老师在讲台上读的方式进行共读,只需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读就可以了。
而麦子老师正是采用了一起读的方式,这么多年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共读思路,而且效果非常好。
只可惜我听这个讲座时已经接近学期尾声了。所以只能下个学期在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共读。
而利用这个假期,我要好好准备关于下个学期进行共读的资料,特别是对小说进行仔细地批注,尽可能地提高预习题的质量。
课题实践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很科学的教育实验,但是我现在对于它的理解还是很肤浅,很多实验项目还没有深入到课堂当中,那么在我的试验还不成熟之前,很多的其他的教学措施或者说实验还是需要探索的,因此,我在教室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这也是去年申请市级课题的一个项目。
这个课题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在“阅读和写作” 这两个方面都训练有素的合格的学生。具体我分了基础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训练几个部分。那么下面我就总结一些这个学期的情况。
首先说一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上个学期我采用班级的常规的均衡分组法,然后让每个组长负责听写生字词和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后来我发现效率不高,而且很浪费时间。很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很多较差的学生还跟不上淌。经过思考以后,这个学期,我改变了策略,按照学生的大致的成绩能力进行同质分组,这样不同的组可以有不同的进度,避免了一刀切。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确实很大的提高了效率,优秀的学生能够尽快完成任务掌握相关的词语。这样可以抽出时间专门应对后面的学生。
但是,在文言文古诗的背诵上,这个学期我前面基本采取鼓励的方式,希望他们能够自觉过关,而我的跟踪检查不够,所以背诵的效果不好。因此在下个学期,背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每周负责的同学到我这里把本组内的情况进行统计更新。(包括背诵和听写)
2、 古诗的背诵与默写都要及时跟踪督促。
3、 可以尝试把课后的古诗进行晨诵,这样学生背诵时就不会再死记硬背。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一直是在试验中摸索,所以效率还是有待提高。这些合格的学生没有及时补充其他的学习内容,差的学生也没有形成一个补差的机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时间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其次,单纯的记诵字词确实很枯燥很生硬,而且以往也比较快。但是作为基础材料又必须要记住,因此这个矛盾很突出。
其次我说一下关于阅读能力训练的情况。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养成一种专业的阅读习惯,小说有小说的技巧,诗歌有诗歌的特点,如何从文体的特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是从阅读做题开始的,先把每种题型训练好,然后系统总结,提纲契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那么一个语文阅读的习惯。
我先对阅读习题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总结规律,制定方法。最后以学生的初中生活为平台进行操练。经过反复训练争取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这个学期,我大部分都批阅了。但是学生修改的不好,也没有跟上检查,所以效果并不太好。后面需要探索更有效地保障机制。
作文的探索我改变了上个学期另起炉灶的方法。这个学期我立足于课本的作文练习,并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补充。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两次说明文的训练。其余都是记叙文训练。具体的操作就是先写作文,下一次作文课我会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讲解。
现在看来,这样做的效率并不高。特别是最近进行期末总结时我反思了一下,下个学期需要做一下改进:
首先根据教材制作好作文训练计划。
然后根据计划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备课和课件准备。
然后上课写作文。
批阅后根据问题调整准备的课件。
总结并最终形成写作的系统的讲座内容。
四、总结与计划
这一年中,我对于新教育的理解更为透彻了。以前总是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知道很多举措,但是就是不知道它们应该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实施。通过这半年学习,特别是种子项目的培训学习,我对于新教育的很多举措都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也就是说,思想上不再有什么迷惘,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后就很顺畅了。而是说不会再犯方向性的错误了。但是实践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么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不断地学习讲座中优秀种子教师的经验教训,从而内化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来。
在新的一年中,我应该增强生活的计划性,使得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有序,也更科学,尽量避免这种随意和随性。
1、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骆驼祥子》。这些都需要在假期中准备好资料,开学后不能再浪费时间准备。如果时间允许,再加入《海底两万里》等下册指定书目。
2、制定下学期的晨诵计划。
3、制定好下学期的阅读计划。应该包括自己的理论书籍和小说阅读等。
4、准备下册的备课,尽可能把八年级下册的课备出来。
5、制定下个学期的阅读明星管理机制
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