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群里发的消息,要交作业。我皱了下眉,想翻走,不知怎么地手停留在半空中。
我脑海里浮现起之前交作业的感觉,顿时觉得写作业这件事变得很难。
我们会迫不及待地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会去完成我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很难受,想去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
另一种声音出现,你这算不算是逃避?
逃避什么呢?逃避交作业这件事。
如果我对这件事毫不在意,就不会有情绪方面的波动。
现在出现了情绪上的波动,是不是不甘心不交作业。
“要怎样摆正就作业的心态。”我在群里发消息。
“交作业,写了就交。”有人回复。
或许我就静静地感受内心不安,狂躁,难受地感受控制不住地用头撞墙。
对自己说,宝,事出必有因。你这么难受,也是有原因。
如果别人不理解你,或者没有按照你的方式,或许说是你期待的方式来回应你。
首先,我表示理解。期待就是我们觉得做的这件事做得还不错,我们希望别人也能看到。
那在这里,我想夸赞下自己,你做得很棒。
同时反问自己,是因为事情做完本身你就已经很开心了对不?
所以,如果有人不懂你,我们也可以理解。这是很正常的,我知道。
对呀,你知道,所以万一出现有人不懂你的这种情况,你是不是也能开心。
对,忘记了,我做完这件事本身就很开心,我懂我自己。
如果有人懂,我会开心;没人懂,我自己懂,也会开心。
因为我看到了,我最初开心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现在的我很爱我自己。比如,当我问出问题的那刻,我就知道心底的答案是什么,更多的是向内寻求。
我看到自己提问背后的原因。
我发出来,希望有人回应,同时我听到了内心的回应——我想写和交作业,我察觉到有些困难,我想借助大家的力量,需要大家的帮忙,所以我发群里。
在消息发出去之前,我并不知道。发出消息后,我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是我爱自己方式的一种,也是我学习到的很重要的一堂课——不会把问题抛给别人。
这样结果不如我们所期待,别人没有回应,或者没有如我所期望的回应,我的情绪会失落,但我也能把自己哄好,因为我有自己,我看到我的内心。
群里有很多人回应。
我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我交作业变得很困难。
我对交作业这件事期望很大,觉得自己写得很好,但结果不如我所愿时,会很失落。
作业也可以很简单,一千字以上,交作业分享讨论心得。
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在这件事的思考方式是固定性思维。可我追求的是成长,是成长型思维。
原来让我难受的事情,难受的身体是提醒我,事情好像有点不对劲了。
转换思维:我可以看到我觉得自己写得好的地方,也就是我在意的点在哪里,这点我很开心。其次接纳大家的角度不同。最后,如果感觉不好,我不会任由发展,首先接纳自己内心的情绪,其次问情绪出现的原因,去做我可以去做的。别忘了,你做这件事的初衷,别迷路了。
我是想要自己在想什么,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这不简单,但很值得。
运气,当你相信的那刻,它就产生了。
吸引力法则,相信什么,就会把什么带到你的身边。
我会变得睿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会去想我做到的事情。我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