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消费模式,因为身材原因衣服和鞋子买得很少且够穿就行,吃饭的消费也还在理性范围内,租房住,出门公交地铁偶尔时间紧打车。回忆起来,大学毕业六年,所有超过五位数的消费都在学习上(且大多是冲动刷信用卡消费),个人偏爱心理学、心灵成长方面的课程。
投资自己确实是很有必要,这几年我看待自己以及看待外界的角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迷茫向外求索变成能够看见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对自己负责。
当然,这是一个必要的成长历程。
到了一定阶段,我发现每个知识体系都有它的优势以及不完善的地方。无论学习什么,学以致用,实践才是唯一的归路。任何事情都有让人上瘾的可能性,包括付费学习。
很多课程不是不好,而是要问当下的自己是否真正需要。
我们已经脱离九年义务制教育很多年了,包括现在湖南的高考是采取3+1+2的新模式,除了语数英固定,另外的科目都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自选的,到了大学,专业化的学习更为突出,比如我就是四年的英语专业毕业。
然而,看到一些好的课程我还是会心动。这几天我有关注到一个线上和线下课程系列,买一年送一年也确实物超所值,张德芬老师联手多位大咖老师联袂打造的精品课程(如果确实感兴趣,大家也可以去微博和公众号搜索张德芬老师)。
以前我买过很多这样几百几百的课程,而今天,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确认是否真的有必要付费,后来检索了一下之前的学习内容发现并不需要,于是放下了购买的念头。
如果我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解决金钱方面的困扰,我可能要多关注财商方面的课程,或者更重要的是确定一条清晰的赚钱路径;如果我现在想要解决关系方面的困扰,我肯定要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学习是服务于实际工作和生活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做了几年课虫,也囤积了不少的线上线下课,看到新鲜的课程出炉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把过去很多学习内容吃透,其实足够服务于我们的现实,哪怕只是一本书,一句话。
当然,如果你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学习付过费,不妨也问问自己,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中,我需要哪个方面的提升或者改变,然后有针对性的去为自己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