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证明,读书的方法多样,无需逐本逐句细读。
惠特曼,我是从零碎的诗句知道的: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你
坐在树下,静静的
手里捧着一本惠特曼的诗集
——刘擎《四月的纪念》
从书橱里找出惠特曼的诗集。我买的?还是女儿?已记不清。读不太懂,诗句太跳跃,没有逻辑似的,应该给译者有关。感觉比不上我们的诗经、唐诗宋词、北岛舒婷那么有美感,有意境。
把这本惠特曼翻了翻,又放回了书橱。
读《诗经》,也不挨着读。太多的生僻字。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便挑着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喜欢的,反复读。
读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则需细嚼慢咽。
“涅赫柳朵夫生平进行过好多次灵魂的净化。他所谓灵魂的进化,是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他生活了一个时期,忽然觉得内心生活迟钝,甚至完全停滞。他就着手把灵魂里堆积的污垢清除出去,因为这种污垢是内心生活停滞的原因。”
“那个自由的、精神的人,已经在涅赫柳朵夫身上觉醒了,他是真实、强大而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