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懂人性?3招让你看透他人行为背后的规律

不懂人性?3招让你看透他人行为背后的规律

作者: 青豆qingdou | 来源:发表于2023-12-24 20:28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某某甄选的小编“背刺”董宇辉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

其中有利益上的纠葛,也有人性的显现。

出于生存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人类聚集形成群体乃至社会。就像达尔文说的,人们无法找到独自生活的弱小动物。

只要大家生活在这个社会,类似的事情就不可避免。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我们如何在生活、工作、婚恋中能够看准、看懂“人”,免除因识人不清带来的伤害呢?

领先时代100年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通过他的代表作《理解人性》,以真人案例分析为基础,解答大家工作生活中的关于人性的困惑。

作为专家伴读版,此书不但通俗易懂,还带你看透“人”的内心,甚至预判一个人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我们知道,理解人性,就是理解人类行为背后共同的根本规律。而与他人密切接触和理解人性是相辅相成的。

但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我们相见交谈,却依然形单影只,因为彼此陌生。

因此,对于人性,我们知道的并不多,

因为不理解他人,我们就会被表象欺骗,无法识破他人的伪装,也许会对他人形成错误的评价,也许会在数十年后导致重大失败,带来厄运。

如何看透人性?阿德勒教了我们3招:

第一招:看人生目的。

阿德勒认为,个体的任何想法和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并受它牵引。个体可能对此是不清楚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一目的无意识地存在,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所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找到这个人的目的。

比如,阿德勒认为,孩子怕黑是为了控制其他人。

当孩子在黑暗中哭泣时,家长就会来查看情况并且给予孩子安慰。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得以控制他人来关注自己,为自己服务,这实际上是一种统治关系。当这种统治关系受到威胁时,孩子就会焦虑,以巩固自己对新事物的统治。

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获得优越感(权力),想比他人更强;另一类是获得归属感(社会兴趣),想和他人关系融洽。

观察一个人的人生目的更偏向获得什么,就能更懂其说话做事的逻辑。

阿德勒认为,这些目的没有正确或者错误之分,因为很多目的,是人在幼年期通过与养育者及环境的互动形成的。

比如,一位三十岁的男士,处于重度抑郁的状态,就诊时,他回忆他和母亲、弟弟在集市上拥挤的人群中,母亲把当哥哥的他抱在怀里,但当母亲意识到自己抱错时,便把他放下来再抱起弟弟,而他只能悲伤地跟着母亲。他当时四岁。

从回忆中可以发现: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更受喜爱的那个,他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一直去想,也许比起自己,别人更受喜爱。

社会兴趣(归属感)作为另一个目的,它是宇宙万物拥有的一种本质的感觉,反映了万物之间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无法完全摆脱社会兴趣的影响,它使我们有能力与身体外部的事物共情。

它可以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它的程度也决定了个体的优越感目标。

社会兴趣可能以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他人交往;相反也可能以一种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回避、退缩,厌恶与他人的交往。

消极表现的个体反而是对人敏感的,觉得周围人的所作所为(如谈笑、皱眉、吐痰等)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恶意针对自己的。这其实是从消极的角度表现出对社会、他人的兴趣。因此人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联系,就是在内心通过幻想、错觉与他人建立联系。

阿德勒认为,个体如果没有社会兴趣,则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例如,缺少归属感的个体,可能会感到强烈的孤独、焦虑和抑郁,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

第二招:看成长环境。

一方面看家庭教、学校育环境,包括一个人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原生家庭给了充分而适度的爱。学校是否帮助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更健康。

阿德勒认为在家庭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孩子,其成长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因此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例如,长子长孙往往承担更多的责任,最小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最多的关注或者溺爱,处在中间的孩子容易被忽略,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被忽略,等等。

另一方面看男女在社会环境中是否受到差别化对待。

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就能明白其追求人生目的的根源与决心。

第三招:看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包括追求人生目的、应对困难的方式。

它分为两类:非攻击性和攻击性。

阿德勒认为,当个体在向目的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主观认定的危险时,就会引发一些保护性行为。这些行为,如攻击他人、攻击自己、与他人保持距离等,会让个体偏离原本合理的或者健康的轨道。如果危险没有解除,这些保护性行为就会逐渐发展成个体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其性格的一部分。

比如,当一个人勇往直前地去追求目的时,易发展出有攻击性、勇敢的性格(乐观主义者)。

非攻击性的性格则显示出回避社交,发展出焦虑、抑郁甚至精神病性的症状,或发展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信念(胆怯)等。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就能预判其为了达成目的将会如何行动。

对人性的理解,就是掌握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自己和他人。我们因此能收获被关系滋养的能力,不再内耗,也不再被他人消耗,所有的“人”都成为丰富自身的能量库,人生因此充盈起来!

相关文章

  • 归零

    复杂让你看透了人性,人性让你了解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心理,不同的行为轨迹。 我不想...

  • 看透

    或许只有看透了真相,看透了规律,看透了人性,才有资格赚大钱。

  • 同理心的力量-Day51-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无论自己和他人经历了什么,看到了行为之下共通的人性。 既然人性本善,那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了正向动机,想到...

  • 学习《墨菲定律》

    洞悉人性,通达事理 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是人性的抉择和较量。看透人性的过程,取决于对发生事实背后的关...

  • “问题孩子”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打卡第一天

    因为不懂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不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不了解孩子的需要,看到孩子有一些行为就感觉需要自己...

  • 企业人性

    企业领导人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两大本领:洞察人性,看透规律。规律是天道,人性是人道。成就大业者要有佛祖之心、帝王之术...

  • 边界

    人性皆有善恶,总是遇到恶,于你而言,是不懂坚守自己的界限,放纵他人的侵入,顺带将他人人性中的恶释放了。 得到他人充...

  • 看透人性,看透你

    我常常在取与舍之间徘徊纠结,所以我烦恼,我痛苦。小时候,在父母指引的路上轻松地走着,我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走下去,直...

  • 不懂这6条人性规则,就没有活明白,太扎心了!

    文/毅成 人与人交往,看透人性你就能活得潇洒自如,仿佛手拿权力法杖,可以操控全局。如果不懂人性,你不仅会感觉世界不...

  • “阳谋立身,阴谋防身”:超厉害的人通常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成熟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看透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不要轻言善恶;任何事件中,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善用人性规律,做人生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懂人性?3招让你看透他人行为背后的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s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