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结尾,和绝大部分圆满结局的小说一样,男女主人公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然而他们的幸福是以脱离伊丽莎白原生态家庭为基础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他生长在农村,上学时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孩。女孩是独生女,普通工薪家庭,父母双职工。在女方父母反对无效的情况下结了婚,前面的反对情节,放在狗血爱情片中应该足够了。
朋友和妻子一直留在城市打拼,但是事业没有太大成就。一次聊天,有人好奇的问,最近没见你发你媳妇的照片?朋友开玩笑地回答,以前我发朋友圈,很多人总是评论,没看出来啊,你媳妇这么好看,你配不上你媳妇,更有甚者,开玩笑似的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后来我觉得没意思也就不发了。
虽然朋友说时,半开玩笑、半认真,但他心里应该还是不太舒服吧。
春节时,大家都张罗回家过年,谈到去哪过年,朋友说,就在这啊。我嘴欠的说了句,你不去父母家过年么?平时也没见你回去。朋友家在周边的县城,开车估计就三个小时的路程。传统如我,一向觉得过年应该和父母在一起。朋友说,除夕当天回去,下午就回来了,家里太冷,娃受不了。
后来辗转听说,他们自从结婚后,从来没有在老家过夜,因为他媳妇不适应。有点偶像剧的桥段,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当把大屏幕上的浪漫拿到现实就是深深的悲哀。
其实即使伊丽莎白和达西即便过上幸福的生活,伊丽莎白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和他在一起,放弃了自己原生态的家庭。这种放弃和远嫁比起来,一种是被距离所阻挡,客观条件不允许,另一种则是主动放弃、脱离。书中在莉迪亚和魏肯因为工作关系去远方生活时,内贝特太太伤心和不舍,殊不知,真正失去的却是这个女儿。
书中达西对于伊丽莎白一家一直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自居,而伊丽莎白对于自己的母亲也似自惭形秽,甚至于在宾利先生和达西先生来他家时,伊丽莎白有意的防范自己的母亲,害怕她她出丑。
女人终极归宿都是出嫁,达西最终把伊丽莎白从原生态的家庭带了出来,或许带她脱离了庸俗、虚荣、低级趣味,但在这种带出下掩盖的是对她家庭的抛弃,说好的爱一个人就爱他的全部呢。
一个不尊重对方家庭的人,如何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尊重对方。或是说他俩能如何克服这种矛盾,这种矛盾像炸弹一样似乎随时都可能爆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