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场上负面事件频发。从前几天7万月薪的小学文凭高管被查伪造清华文凭,到网络上频频爆出员工学历、履历甚至身份信息造假,企业在招聘用人上,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上个月,我们从近1000份企业样本的调查问卷结果中,对当前职场失信现象的原因、影响,职业背调的方式、企业态度与实际执行进行分析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企业对职业诚信调查都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
今天我们再次通过近5000份个人样本数据,分析职场失信的现状与求职者对职场失信行为的态度。我们发现,90%以上的求职者都认为职场失信会对个人发展有影响;但令人心惊的是,仅有不到30%的求职者表示自己没有做过违背职业诚信的事。
在失信人群特征方面,销售、市场、技术研发是排名前三的最易失信人群;此外,随着年龄、学历、职位、收入的降低,失信概率逐渐上升。
样本数据分析
在目前常见的职场失信行为中,哪些是HR最常踩的坑?
从HR眼中看职场失信,我们分别从求职者/员工“求职—在职—离职”三个阶段中共统计出9种最常见的失信行为,可被称为“HR的九大痛点”。
其中,求职时,夸大个人工作/项目经历所占比例居首;员工在职期间,偷懒怠工、窃取他人成果排在前两位,可见员工作为团队成员,其失信行为对整个团队的管理都存在巨大影响;离职时,恶意跳槽并带走企业核心资料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可见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失信行为一旦出现,很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 你会因个人利益而放弃职业诚信吗?
从以上四组数据来看,无论收入、年龄、教育程度、职级,选择“不会放弃”仍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基本道德观念还未完全“失守”。且学历越高,年龄越大,职场级别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越不会轻易放弃信用。
工作性质不稳定、跳槽频率较高的岗位更易发生职场失信。这是因为跳槽越多,面试失约、学历造假、履历造假等行为发生频率越高。
通过对当前职场失信现象存在原因的调查,近七成求职者认为职场失信成本太低、利益驱使是主要原因。此外,求职者认为,造成职场失信严重的原因还包括:职场诚信法制不健全、社会道德风气不正、企业不重视职场诚信管理、个人受亲友观念行为影响等。
当求职者被询问“职业失信是否影响个人发展”,90.35%的人认为“有影响”;当被询问“是否因身不由己做过违背职业诚信的事”,仅有20.78%的人表示“没做过” 。可见职场失信行为成灾。
但是,当问到“你觉得背景调查是否会让职业失信现象有所改善”,只有约18.5%的人对此抱有信心。而认为“无改善”和“微改善”的人所占的比例,竟然高达近82%!可见当前职场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法律机制的不完善、失信成本之低,仍令大多数职场人对“以失信获取暂得利益”抱有侥幸之心。
以下这组数据是求职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态度反馈。
不同学历不愿意被调查的信息
结论
招聘是职场失信重灾区。我们总结出的“HR九大痛点”中,履历造假、效率低下、恶意跳槽所占比例在员工求职、在职、离职阶段分别居首。
阅历的增长和职场地位的提升会让个人更加重视职场信用。工作性质越不稳定,发生职场失信行为的几率越大;但学历越高,职场级别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越不会轻易放弃信用。
失信成本太低、利益驱使是职场失信的主因。这也归因于目前职场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明确的法律可依,让求职者企图以“失信”换取暂得利益。
对个人而言,无论处于哪个年龄层、何种学历,金融、资信、私人社交信息保护意愿都最强烈。
对于当前职场失信问题,为规避招聘用工风险,在招聘时,企业可选择合理的方式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但出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企业如果要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务必选择合规的渠道。员工在职期间,要做好职场诚信管理,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提高员工素质。
网友评论